茶鄉謀遠:調研尋訪小樹葉與大產業的碰撞
2025年7月中旬,華南師范大學言途實踐團深入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的柏塘中心小學,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個炎炎夏日,言途實踐團調研小隊也并未懈怠,穿梭于柏塘的茶山巷陌,探尋著茶脈賦能的各個路徑。?
從政策文件的油墨香,到茶農賬本上的數字,柏塘的茶產業故事,正寫在每一片青葉的脈絡里。
調研小隊走訪街商的過程中,也對各商鋪老板進行了采訪。茶鋪老板簡單為調研小隊介紹了柏塘茶鄉的大致規模情況,聊到茶鄉的政府政策,他介紹到:政府雖不直接參與到他們合作社的運營,但會為他們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技術培訓和茶苗發放,鼓勵農戶擴大種植規模。
隨著越來越多的茶鋪老板的介紹,調研小隊發了這片茶脈所面臨的更多困境。柏塘山茶主要面向本地市場,相比廣東省內其他知名茶葉柏塘山茶的知名度較低,受眾范圍較小,消費群體以中青年為主。因此,柏塘山茶在線上銷售渠道較少。而現在,政府在品牌塑造與市場開拓上積極牽線,推行規范統一各零散的茶戶,聚小戶凝大力,全力打造“羅浮有茶,茗曰柏塘”這一產業名片,制定行業標準、統一包裝標識,以此提升產品知名度,改善線上線下銷售情況。此外,柏塘地區在生態茶產業與茶衍生品、農副產品方面都進行了嘗試,“豆茶共生”、“雞茶共生”也被茶農所考慮。一片片小茶葉成為帶動農民增收、助力區域發展的“金葉子”。
近年來,并隨著用電商直播、文旅融合等新模式的崛起,各方發現了這一商機,將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相結合,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成功拓展了消費場景。游客可參與采茶、炒茶等活動,體驗完整的制茶流程。柏塘鎮也有部分年輕人回流,投身茶產業發展。在這片土地上,小茶葉將如何書寫產業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