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芷熒)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凝聚而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它承載著無數革命先烈的熱血與信念,是激勵當代青年奮勇向前的強大動力。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對于培育青年的愛國情懷與責任擔當意義重大。然而,在如今信息繁雜的時代背景下,不少青年對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了解得不夠全面深入,缺乏真切的情感共鳴與深刻認知。為了深入挖掘抗戰歷史中的精神內涵,引導當代大學生近距離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激發他們傳承和弘揚抗戰精神的責任感,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揚抗戰精神,勵青春擔當”團隊于6月19日前往南京紅色教育基地及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烈士陵園,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之旅。

圖為團隊成員們首先被黨史時光軸的展示內容所吸引大家沿著時光軸緩緩前行,仔細觀看每一個關鍵歷史節點的介紹。從1921年嘉興南湖紅船的啟航,到如今新時代的偉大征程,大家在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風雨與輝煌的過程中,也更深刻地理解了黨在抗戰時期所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感悟到黨帶領人民奮勇抗戰的堅定信念。

圖中團隊成員手捧白花,靜靜地佇立在那面滿是人物照片的展墻之前。大家的目光,緩緩掃過每一張照片,那上面記錄著的,是一個個鮮活的面容,是一段段波瀾壯闊的人生。
從戰爭年代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革命先輩,到和平時期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建設者,每一張照片背后,都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與堅定不移的信仰 。成員們在這莊重的氛圍中,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能感受到先輩們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這凝視與思索間,大家深刻領悟到了這些先輩們對國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更加堅定了要傳承他們的精神,在新時代勇擔使命,續寫輝煌的信念。

圖為團隊里的一名成員,蹲在一片生機盎然的植被旁,把幾枝潔白的菊花,輕輕放置在隱蔽于其中的碑石之上。她身前,是抗日英雄的浮雕墻。那些或果敢、或堅毅的模樣,好似在默默回溯往昔歲月里,先輩們為了家國大義、為了心中信念,全力拼搏甚至奉獻犧牲的過往。團隊成員獻花的舉動,飽含著對先輩的追思與敬意,在這靜謐的氛圍中,仿佛能感受到她與歷史的交流,以及對先輩精神的尊崇與傳承的心意。

圖為清晨的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烈士陵園,松柏蒼翠、靜謐肅穆,團隊成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大家自覺整理衣容、整齊列隊,在帶隊人員的帶領下莊嚴肅立,伴隨著低沉的背景音樂,全場低頭默哀三分鐘,空氣中滿是對革命先烈的追思。默哀結束后,兩名成員緩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將承載著全體敬意的花籃擺放在紀念碑基座前,隨后所有人向紀念碑深深鞠躬,以此緬懷先烈們為國家和人民作出的卓越貢獻。

圖為團隊成員在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烈士陵園合影留念,他們希望將這一刻深深鐫刻在記憶里,同時在心中默默許下傳承抗日精神的堅定承諾。此行中,先烈們在抗日戰爭時期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事跡深深震撼了每個人,也讓大家更加明晰抗日精神的厚重內涵。帶著傳承抗日精神的決心,他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參與此類紅色實踐,在學習與生活中踐行先烈們不畏強敵、勇毅抗爭的精神,讓偉大的抗日精神代代相傳、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