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青年學生從革命先輩事跡中汲取精神養分,7 月 15 日,西南石油大學22機電暑期社會實踐隊赴張思德紀念館開展 “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 主題參觀學習活動,以實地感悟筑牢理想信念,以精神傳承砥礪責任擔當。
圖為實踐隊進入張思德紀念館。 鄭尚程 供圖
下午1 時,實踐隊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張思德紀念館。在紀念館講解員的引導下,大家依次參觀了 “苦難童年?投身革命”“艱苦卓絕?百煉成鋼”“為民服務?平凡偉大”“精神永存?光照千秋” 四個主題展廳。展廳內陳列的珍貴照片、實物展品、場景復原及多媒體影像資料,生動還原了張思德同志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從四川儀隴的貧苦少年,到參加紅軍后的英勇戰士,再到炭窯崩塌時為保護戰友生命安全而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他用 29 年的人生踐行了 “為人民服務” 的錚錚誓言。
在 “炭窯犧牲” 場景復原展區前,隊員們駐足良久。講解員詳細講述了 1944 年 9 月 5 日,張思德在陜北安塞縣石峽峪燒炭時,因炭窯突然崩塌,奮力將戰友推出窯外,自己卻被埋在窯洞之中,不幸犧牲的感人事跡。當聽到毛澤東同志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發表《為人民服務》這一著名演講,首次從理論高度闡述 “為人民服務” 思想時,現場隊員們深受觸動,紛紛表示對 “為人民服務” 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它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用行動堅守的初心。
圖為實踐隊認真參觀張思德紀念館。 鄭尚程 供圖
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們一邊認真聆聽講解,一邊仔細記錄感悟。“張思德同志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要學習他甘于奉獻、求真務實的精神,把‘為人民服務’融入日常學習和實踐中。” 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隊員李雨桐在參觀筆記中寫道。在紀念館的 “誓言墻” 前,全體隊員高舉右拳,重溫入團誓詞,鏗鏘有力的誓言回蕩在展廳內,彰顯了青年學子傳承革命精神、勇擔時代使命的堅定決心。
參觀結束后,實踐隊與紀念館工作人員圍繞 “紅色文化傳承與青年教育” 開展座談交流。紀念館副館長指出,張思德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青年要深刻把握其 “為民、奉獻、務實” 的核心要義,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踐隊指導老師表示,此次參觀學習是暑期 “三下鄉” 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開展紅色教育實踐,引導青年學生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成長成才。
圖為實踐隊在毛主席發表的演講前合照。 鄭尚程 供圖
此次赴張思德紀念館參觀學習,讓實踐隊員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和思想淬煉。大家紛紛表示,將以張思德同志為榜樣,把 “為人民服務” 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暑期 “三下鄉” 后續的鄉村振興調研、義務支教等實踐活動中主動擔當作為,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讓青春在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綻放光彩。(通訊員:陳碩 李均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