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傳古韻,童心繪歷史:草堂文華幼兒園文物美育新體驗 近日,草堂文華幼兒園內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是小小文物守護人"美育實踐活動。小朋友們通過沉浸式體驗和創意表達,與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本土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伊始,教師們通過精心準備的多媒體課件,向孩子們展示了本地代表性文物的影像資料。"這件玉器是古代小朋友佩戴的吉祥物""這個陶罐上面刻著先民們的生活場景",老師們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娓娓道來。孩子們睜大好奇的眼睛,不時發出驚嘆聲,對這些"穿越時空的寶貝"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文物之美,幼兒園特別設置了多個體驗區。在"觸摸歷史"區,孩子們可以在老師指導下,輕輕撫摸仿制文物的紋路和造型;在"紋飾探秘"區,他們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文物上的精美圖案;在"色彩密碼"區,大家一同探討古代工匠使用的天然顏料。這種多感官參與的方式,讓孩子們對文物有了更立體的認知。
創作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孩子們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物元素,用水彩、黏土、拼貼等多種形式進行再創作。有的小朋友將青銅器上的紋樣繪制成現代裝飾畫,有的用超輕黏土捏出自己設計的"未來文物",還有的將陶器造型與當代生活用品相結合。每個孩子都在創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展現出獨特的創造力。
園長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文化傳承的種子。讓幼兒在感受文物之美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才是美育教育的真諦。"
活動結束后,幼兒園展出了孩子們的作品。那些充滿童真又獨具匠心的創作,不僅展現了幼兒對歷史文化的獨特理解,更讓人看到了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這場別開生面的美育實踐,讓古老的文物在童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文/趙梓淙 圖/趙梓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