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臺灣光復8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2023級工商管理(閩臺合作)1班團支部以“螺洲烽火紅魂鑄根”為主題,組織團員赴倉山螺洲古鎮吳石故居開展紅色教育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緊扣“傳承偉大抗戰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核心要求,將紅色文化傳承與閩臺融合認知培育深度結合,引導團員在沉浸式體驗中感悟革命初心,深化對祖國統一大業的使命擔當。

活動籌備階段,團支部精心謀劃、多維聯動,構建起“史料研讀+場景體驗+思想碰撞”的完整育人鏈條。支部成員提前收集吳石將軍生平史料,集中觀看革命題材影視劇《沉默的榮耀》精選片段,重點關注劇中閩南布袋戲偶、老式打字機等蘊含閩臺文化元素的道具原型,為實地探訪筑牢理論基礎。同時,團支部主動對接吳石故居管理方,確認參觀路線與講解服務,并協調閩江學院閩臺融合研習社同步分享交流資源,還精心準備了活動橫幅、紀念鮮花及拍攝設備,明確人員分工與安全紀律,確保活動有序開展。
走進吳石故居,青灰院墻與古樸木梁靜靜訴說著歲月滄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團員們依次參觀了生平陳列館、書房舊址等區域,珍貴的史料文獻、泛黃的老照片與復原的生活場景,生動再現了吳石將軍“明知赴險仍深入虎穴”的革命歷程。在“臺灣必歸”血書復刻展區,團員們駐足良久,凝視著這四個沉甸甸的大字,深刻感受革命先輩為祖國統一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堅定信念。

結合《沉默的榮耀》中的劇情回憶,團員們對展品中蘊含的閩臺文化聯結有了更直觀的理解,不少同學感慨:“故居里的每一件老物件,都是兩岸同根同源的鮮活見證。”參觀過程中,團員們向吳石將軍敬獻鮮花,在留言墻上寫下感悟心聲,以莊重的儀式感寄托緬懷之情。


探訪結束后,團支部組織開展專題分享會,團員們圍繞“是什么支撐吳石將軍堅守信仰”“新時代青年如何傳承紅色基因”“閩臺青年如何共促祖國統一”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吳石將軍的‘臺灣必歸’不僅是歷史誓言,更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作為閩臺合作項目的學生,我們更應主動搭建交流橋梁。”一位團員的發言引發全場共鳴。大家結合參觀感悟與觀劇體驗,從歷史傳承、文化聯結、青年擔當等多個維度分享見解,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識。活動尾聲,支部成員按照“七個一百”成長計劃中“寫百文”模塊要求,撰寫高質量心得體會20篇,將實踐體驗轉化為思想成果,實現“實踐積淀—感悟提煉—精神內化”的成長閉環。
此次活動通過創新的“紅色教育+閩臺文化”融合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思想層面,團員們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輩的愛國情懷與使命擔當,進一步堅定了“祖國完全統一”的理想信念,對閩臺文化“同根同源”的認知更加深刻;能力層面,在實地探訪、座談交流、心得撰寫等環節中,團員們的溝通表達、邏輯思辨與文字創作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組織層面,活動增強了團支部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為后續開展特色團日活動提供了有益借鑒。
團支部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以紅色文化為根脈,深化紅色教育與閩臺融合主題實踐,引導團員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堅定理想信念,在促進兩岸融合中踐行青春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