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驕陽下,石臺縣丁香鎮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的課堂里熱鬧非凡。在奔赴往教育園區的路上,第8天的暑期實踐開始嘍!
今天實踐隊為當地孩子們精心準備了趣味歷史、紅色觀影、蝴蝶繪畫及古詩詞鑒賞四門課程,從歷史長河到藝術天地,從紅色記憶到詩韻意境,孩子們在豐富的課程中收獲知識、涵養情懷,度過了充實而有意義的一天。課堂上,每一門課程都獨具特色,讓孩子們沉浸其中。趣味歷史課以王維的生平故事為線索,將這位“詩中有畫”的詩人形象生動展現。孩子們聽得入神,當聽到王維9歲能詩卻被權貴強留時,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講到他在輞川別業與裴迪唱和,寫下“明月松間照”的名句,大家又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幽的山林;而安祿山叛亂時,王維佯裝聾啞,憑《郁輪袍》脫險的軼事,更讓孩子們驚嘆于他的機智與風骨,也為理解其詩作埋下了生動的注腳。紅色觀影課上,《地道戰》動畫片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隨著劇情推進,抗日戰爭時期村民們齊心協力挖地道、用智慧抗擊侵略者的畫面,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了先輩們的堅韌、團結與勇敢。看到村民們依托地道巧妙擊退敵人,孩子們不時發出陣陣贊嘆,愛國情懷與集體意識在心中悄然萌發。午后的蝴蝶繪畫課充滿了自然的靈動。實踐隊員先通過圖片和視頻展示了不同蝴蝶的形態,細致講解了翅膀的對稱結構、色彩漸變與紋理細節。隨后,孩子們拿起畫筆,發揮想象力創作起來:有的勾勒出栩栩如生的鳳蝶,有的設計出帶著奇幻花紋的“想象蝴蝶”。課堂上,大家互相交流技巧,分享創意,一張張色彩鮮明、細節豐富的作品逐漸成型。優秀作品展示環節,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對自然之美的感知也在畫筆流轉中不斷加深。古詩詞鑒賞課則帶領孩子們走進了詩的意境。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讓孩子們體會到春雨的善解人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輕柔,仿佛讓大家聽到了雨絲飄落的聲音;而王安石《元日》里“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熱鬧,“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喜慶,讓孩子們了解了古人過年的習俗,感受到了詩中對生活的美好期許。在朗朗的誦讀聲中,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賞析詩句的精妙,更觸摸到了詩人的情感與時代的溫度。
夕陽西下,一天的課程圓滿結束。從歷史人物的風骨到紅色先輩的精神,從畫筆勾勒的自然之美到詩詞蘊含的意境之妙,孩子們在課程中既學到了知識,又涵養了品格。未來,實踐隊將繼續帶著熱情與責任,為鄉村教育注入更多活力,讓知識與愛在這里持續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