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雄安發展脈搏,踐行青年使命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承德醫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奔赴雄安新區,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實踐之旅。團隊通過參觀雄安印象展館以及市民服務中心,深入了解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與發展成就,感受新時代國家戰略的偉大實踐。
抵達雄安新區后,實踐團隊首先來到了雄安印象展館。這座展館猶如一扇窗口,全方位展示了雄安新區的前世今生與未來藍圖。隊員們通過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珍貴影像,回溯了雄安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風土人情,深刻體會到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從白洋淀的漁獵生活到傳統的農耕文明,雄安的歷史脈絡在隊員們眼前徐徐展開,讓大家對這片即將煥發出全新活力的土地充滿了敬畏與期待。
          步入“雄安·共建”展區,隊員們仿佛置身于雄安新區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這里運用了裸眼3D、多媒體觸屏互動等先進技術,生動呈現了雄安新區從規劃設計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產業布局的全過程。隊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詳細了解了雄安新區“一主、五輔、多節點”的城鄉布局,“北城、中苑、南淀”的總體空間格局以及“一方城、兩軸線、五組團”的城市設計結構。在數字沙盤前,隊員們駐足良久,通過直觀的模型展示,對雄安新區的空間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同時,隊員們還深刻認識到雄安新區作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的重要戰略意義,它不僅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鍵落子,更是探索中國特色現代化城市發展道路的重要實踐。這一戰略決策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區域協調發展、創新發展的理念,為解決大城市病、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在“雄安·共享”展區,隊員們親身體驗了雄安未來的智慧生活場景。增強現實AR技術讓隊員們仿佛提前進入了未來的雄安,感受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等應用為生活帶來的便捷與高效。在這里,科技與生活深度融合,綠色、創新、共享的發展理念貫穿始終。隊員們深刻認識到,雄安新區的建設不僅僅是城市硬件的升級,更是一場生活方式和發展理念的變革,它將為居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這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契合,彰顯了黨和國家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在市民服務中心,隊員們了解到這里依托雄安新區“城市大腦”,實現了政務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通過“雄安新區政務服務網”和“政通雄安APP”,95%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都可以在線辦理,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企業和群眾。同時,市民服務中心還實現了辦事數據與交通、環保等城市治理數據的互通,推動了“多事項聯辦”,減少了辦事環節和流程冗余。這一系列創新舉措,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實踐,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此次承德醫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通過對雄安印象展館和市民服務中心的參觀學習,讓隊員們深入了解了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和發展成就,深刻領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踐偉力。隊員們在實踐中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未來,他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身到學習和實踐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