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郗康蕾 韋馨宇)鄉村教育振興,需打破信息壁壘、銜接政策資源。8月17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智野傳聲服務隊走進下堯村,開展“AI賦能:學子的鄉野‘資’訊局”三下鄉活動,以宣傳資助政策為核心,搭配教學子運用AI工具檢索學習資料、解決學科問題,為鄉村學子架起信息橋梁,助力升學發展。
活動啟動前,團隊圍繞鄉村學子家庭經濟、AI工具使用、資助政策認知,設計多維度調研問卷;梳理國家“夢想藍天”資助專項等政策要點,篩選豆包、DeepSeek等適配AI工具,編制含操作流程圖、場景化案例的《AI工具操作指南+資助政策手冊》;還準備互動小禮品,吸引大家學知識。另外,主動聯系下堯村村委會,溝通實踐場地和宣傳支持,確定村委會議室為固定活動陣地,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圖為實踐成員獲得下堯村村委會支持。韋馨宇攝
入戶走訪:把需求“嘮”出來 隊員們身著紅志愿服,踏入一個個農家小院。和學生、家長圍坐,嘮家常里“套”信息:問問家里經濟怎么支撐學業,聊聊孩子對資助政策知多少,聽聽他們怎么看待AI工具。這入戶不只是“走形式”,而是把鄉村學子的教育需求,從家常話里“挖”出來,成了后續開展活動的“活指南”。
政策宣講:把希望“講”清楚 村委會議室里,“AI+資助政策”專題講座開講啦!實踐成員們把國家“夢想藍天”資助專項這些政策,一一講清楚。助學貸款怎么申請、助學金需要滿足什么條件,一個個流程講得明明白白。鄉村學子們眼睛亮起來,原來升學路上,有這么多政策能當“助推器”,希望的種子,就這么在宣講里悄悄埋下。
圖為實踐成員為村民講解資助政策、科普AI。韋彩寧攝
答疑解惑:把困惑“掃”干凈 講座后,答疑“小課堂”熱鬧起來!村民們追著成員問:“助學貸款還款怎么操作?”“家里這種情況能申請助學金不?”隊員們一對一、手把手,把這些問題逐一解決。從迷茫到清楚,村民們臉上的愁云散了,心里亮堂起來,這趟“解惑之旅”,把升學路上的障礙,掃得干干凈凈。
AI培訓:把技能“教”扎實 緊接著,AI培訓上場!隊員們選了豆包、DeepSeek這些好用的AI工具,教大家咋用它們找學習資料、解學科難題。從“啥是AI”的好奇,到“我會用AI查資料啦”的驚喜,學子們上手操作,一步步解鎖新技能。現在,超八成學生能自己玩轉這些工具,從“不懂AI”到“掌握新技能”,鄉村學子們又多了升學路上的“智慧武器”。
圖為實踐成員教村民使用AI。韋紫萱攝
此次三下鄉,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智野傳聲服務隊以宣傳資助政策為核心,借AI賦能鄉村教育。未來,團隊將深化數據應用,針對問卷薄弱點優化課程;更新AI教學內容,適配長期學習需求。持續關注資助政策變更情況、打破信息壁壘,提升鄉村學子相關認知,為鄉村教育振興注入青春力量,助力鄉野學子逐夢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