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號召,深入貫徹國家語言文字工作方針,2025年7月9日至13日,安徽醫科大學“蒲公英”暑期社會實踐團師生走進六安市霍邱縣澤溝村黃泊渡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推廣活動,助力推動普通話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
在黃泊渡小學,實踐團成員們化身“推普大使”,精心設計了“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什么是普通話?”實踐團成員以提問引入,結合生動有趣的視頻《中國十大方言》,引導孩子們認識到“普 通話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隨后的趣味繞口令大比拼環節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字正腔圓的朗讀聲此起彼伏。而后的誦讀故事環節,隨著“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誦讀聲響起,孩子們在抑揚頓挫間感受語言之美,普通話的種子正悄悄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孩子們紛紛表示,學習普通話讓他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他們更加自信地與他人交流,愈發堅定學好普通話的決心。


與此同時,實踐團成員們的身影也活躍在澤溝村的社區、商鋪和居民家中。他們通過問卷調查、入戶走訪等形式,與村民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當地村民普通話的使用現狀及對普通話的認知水平。此外,實踐團成員還向村民發放學習宣傳資料,講解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意義,團隊特別關注留守兒童、老年人等群體的學習需求,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與指導,由此整理分析形成霍邱縣澤溝村普通話使用現狀報告。


對鄉村教師、村委會干部等重點人群,實踐團開展了專項采訪調研,深入了解他們在工作中應用普通話的情況和實際需求,一位學生家長表示:“以往除了外出務工,我極少使用普通話交流,但在經歷過一次普通話推廣教育后,明白了說好普通話的重要性,日后會注重普通話的學習。”


此次推普之行,既為孩子們鋪就瞭望世界的階梯,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清晰而持久的文化力量。“蒲公英”暑期社會實踐團的足跡不僅留在了鄉村振興的熱土上,更深深鐫刻在村民的心中。未來,他們將繼續以普通話傳播為紐帶,爭做國家通用語言的積極傳播者,以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