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振興與紅色基因傳承,7月8日至12日,西南醫科大學“荔枝醫療手牽手,紅色文化心連心”暑期社會實踐隊奔赴瀘州市合江縣石堰村,開展“醫療+產業+紅色教育”三位一體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依托醫學院校專業優勢,聚焦防返貧健康屏障構建與紅色精神浸潤,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荔枝醫療手牽手,紅色文化心連心”實踐隊石堰村門口合影1
石堰村門口合影2
實踐隊深入石堰村數十戶村民家庭,通過問卷訪談、數據收集,精準剖析因病致貧風險點。隊員們發現,該村近兩年新增返貧案例中62%與重大疾病相關,老齡化率超20%。針對此,團隊結合當地荔枝特色產業,創新開展“健康價值鏈”延伸行動。在荔枝種植園,隊員們向果農科普荔枝藥用價值:“荔枝富含維生素C和酚類物質,可制作紅棗茶健脾胃。”同時調研農藥使用、儲運衛生隱患,撰寫《荔枝種植產業觀察報告》《老年高血壓調查報告》等10份報告,為鄉村健康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慰問紅軍老人
“阿婆,合谷穴按壓能緩解頭痛,我教您定位!”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隊員們為村民免費測量血壓、建立健康檔案,并傳授狂犬病預防、“三高”管理及穴位保健知識。團隊引入“AI診療”科普,通過演示輔助診斷工具,幫助村民理解“科學辨癥不盲從”的理念。活動更巧妙融合荔枝資源,現場教學荔枝紅棗茶等藥膳制作,發放含清涼油、創可貼的“健康禮包”50份,惠及村民100余人次。“這些娃娃教的方法簡單管用!”村民張大爺笑著展示剛學會的足三里按摩技巧。
依托石堰村深厚的“四渡赤水”革命底蘊,實踐隊赴烈士陵園獻花默哀,沿赤水河重走紅色足跡。團隊邀請抗美援朝英雄子女講述父輩事跡,組織村民觀看《四渡赤水》微電影,并開展“紅軍長征與我”主題討論。隊員們朗誦紅色詩歌、領唱革命歌曲,在文藝互動中點燃青少年愛國情懷。“先輩用生命換來今天,我們要用醫術守護鄉親健康!”隊員雷根菊在分享會上動情說道。
實踐隊與紅軍老人合影
實踐隊烈士陵園門口合影
5天實踐期內,團隊累計服務100余人次,發布新媒體報道數篇,形成脫貧阻返貧方案及多份專項報告。隊長許馨月表示:“我們以‘醫療資源下沉+紅色精神浸潤’雙軌并進,既筑牢鄉村振興健康基石,也讓革命精神扎根青年心田。”活動獲石堰村黨群服務中心高度評價,相關成果將通過“忠山青年”等平臺持續推廣,為同類地區提供可復制的“健康鄉村”建設樣本。
作者:麥超凡,李蕓
單位:西南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