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0 日清晨,重慶市江津區(qū)珞璜鎮(zhèn)玉觀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的活動室里早已熱鬧起來。幾十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搬著小板凳圍坐成排,手里搖著蒲扇,臉上帶著期待的笑容。重慶人文科技學院 “浮光志愿小分隊” 的成員們正穿梭其間,分發(fā)著印著反詐標語的折扇和法律知識手冊 —— 一場以 “情系桑榆,法佑夕陽” 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這樣溫馨的氛圍中拉開了序幕。他們深入社區(qū)基層,親身體驗社會服務,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關(guān)愛,為社會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與玉觀社區(qū)老人集體合影 程文清供圖)上午 9 時,活動正式開始。玉觀社區(qū)黨委副書記謝均同志率先走上臨時搭建的宣講臺,他手里拿著一疊厚厚的案例匯編,封面 “防詐同行,守護養(yǎng)老錢” 幾個紅字格外醒目。“張嬢嬢、李伯伯,今天咱們不說別的,就嘮嘮怎么看好自己的養(yǎng)老錢。” 謝書記用一口地道的江津方言開場,瞬間拉近了與老人們的距離。副書記借助真實案例,細致地解析了電信詐騙的多種表現(xiàn)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假冒公檢法身份的詐騙、推銷假冒保健品的詐騙,以及偽裝投資理財?shù)脑p騙等,并對每種詐騙手段提出了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同時,副書記特別指出,老年人在遇到不明確的情況時,需保持沉著冷靜,不輕信任何未知身份者的言論,且不應隨意向他人轉(zhuǎn)賬或匯款。此外,還積極倡導老年朋友們加強與子女的溝通,一旦遇到疑慮,應及時向警方求助。

(圖為玉觀社區(qū)黨委副書記謝均同志講話 程雨秋供圖)傳遞社會溫暖,增強法律意識。謝書記的講解剛結(jié)束,“浮光志愿小分隊” 的成員們立刻接上了 “接力棒”。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圍在老人中間展開互動式宣講。實踐團隊長小陳舉著一張漫畫海報,用生動的比喻解釋法律條文:“您看這個‘電信詐騙’,就像釣魚,騙子撒的‘誘餌’是中獎、退款,咱們可不能當那上鉤的魚。” 他指著海報上的卡通警察形象繼續(xù)說:“要是真遇到可疑情況,直接打 110,就像遇到困難找警察叔叔一樣靠譜。”
“浮光志愿小分隊”實踐團結(jié)合生活實際的案例,通過一系列的普法宣傳和反詐教育活動,為老人們科普基礎(chǔ)的法律知識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騙局,幫助老年人加強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提醒老年人們守住自己的“錢袋子”,謹防上當受騙。
(圖為實踐團成員普法宣傳與反詐講解 景燁供圖)
在另一邊,成員小黃正給幾位老人演示手機里的反詐 APP:“您看這個‘國家反詐中心’APP,打開后點‘來電預警’,陌生詐騙電話一打進來就會提醒,就像給手機裝了個‘防護盾’。”81 歲的劉爺爺戴著老花鏡,手指在屏幕上慢慢摸索,小王耐心地幫他調(diào)整設(shè)置,還在手機殼里塞了張寫著社區(qū)電話的便簽:“記不住號碼沒關(guān)系,看這里就行。”
反詐宣傳不僅讓老人們學到了實用的反詐知識,更讓 “浮光志愿小分隊” 的成員們深刻體會到基層工作的意義。這場活動,不僅是一次法律知識的普及,更是一次心與心的交流。它將黨中央關(guān)于基層治理和老齡工作的戰(zhàn)略部署,化作了遞到老人手中的一張生動的反詐宣傳單、一次耐心的手機教學、一場歡樂的情景模擬。在新時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法治精神如春風化雨般浸潤人心,而這份對老年人的關(guān)愛與守護,正是青年責任感最生動的注腳。
通訊員:黃智慧、陳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