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背景下,我國中小企業作為能源消費的關鍵主體,其節能減排潛力亟待系統性挖掘。
為深入了解企業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實際情況,探索低碳發展的有效路徑,近日,煙臺大學“碳”索山海社會實踐團隊開展了此次關于碳索生活能源利用的社會實踐調查。本次調查選取了4家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包括一家海洋裝備制造企業、一家無人機制造企業和兩家水產養殖場,通過實地走訪、與企業負責人交流等方式,獲取了第一手資料。
在走訪的海洋裝備制造企業中,實踐團隊發現在能源利用上呈現出一些特點。這家企業主要依靠傳統的電力和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用于生產過程中的機械運轉、熱處理等環節。在廠房頂部安裝了部分太陽能板,雖然只能滿足企業一小部分的電力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深知能源節約和環保的重要性,也在積極尋求更高效、更環保的能源利用方式。
然而,海洋裝備制造企業在能源節能利用推廣方面面臨著不小的困難。正如企業負責人所反映的,太陽能的利用對于機械制造企業來說,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由于海洋裝備制造企業的生產流程復雜,對能源的需求量極大,即使在廠房頂部全覆蓋太陽能板,所產生的電能也遠遠無法滿足生產需求。而且,對于中小型海洋裝備制造企業來說,進行能源改造的成本太高。太陽能板的購置、安裝以及后續的維護等,都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對于資金相對緊張的中小型企業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目前僅有一部分大型企業有能力進行能源改造,嘗試利用新能源。

圖片來源于八角灣海洋科技
接下來團隊走訪了兩家水產養殖場。這兩家養殖場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著一些差異。其中一家規模較大的養殖場,采用了現代化的養殖設備和技術,對能源的利用相對較為合理。例如,養殖場使用了節能的水泵和增氧機,減少了電能的消耗。同時,該養殖場還利用了太陽能光伏板為部分設備供電,取得了一定的節能效果。而另一家規模較小的養殖場,由于資金和技術的限制,仍然主要依靠傳統的能源供應方式,能源利用效率相對較低,存在著一定的能源浪費現象。
最后實踐團隊走訪了無人機制造企業。該企業在能源利用方面相對較為高效和環保。無人機的生產對能源的需求相對較小,而且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注重對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節約。例如,企業采用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了能源的浪費。同時,該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利用新能源,如在辦公區域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碳”索山海社會實踐團隊攝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調查,“碳”索山海社會實踐團隊對不同類型企業的能源利用情況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海洋裝備制造企業在能源節能利用推廣方面面臨的困難不容忽視,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通過政策扶持、資金補貼等方式,幫助中小型企業降低能源改造的成本,推動新能源的應用。無人機制造企業和部分水產養殖場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先進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各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浪費,為實現低碳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劉沂達、劉雨晗、王彤彤、魯雨彤、王若珂、莊瑞霖
文:徐文超、劉霄、張方舟、王至誠
通訊:李向龍、林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