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魁星點斗·數字興農"鄉村振興促進團一行8人,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赴浙江省瑞安市曹村鎮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進士文化IP活化"為主題,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與創新直播助農相結合的方式,深入探索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新路徑,取得了豐碩成果。

實踐團隊赴曹村于進士糧倉合影
團隊抵達曹村鎮后,首先對這座素有"中華進士第一村"美譽的歷史文化名鎮進行了全面考察。實踐的首站,團隊成員們來到曹村鎮極具代表性的文旅地標——曹村進士糧倉體驗中心,這座融合現代科技感建筑美學和千年耕讀進士文化的大型建筑沉靜地佇立在江南的朦朧煙雨中,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和隨處可見的大型現代農耕器械向來往的旅客展示著這座小鎮的文化底蘊。

團隊成員參觀進士糧倉

團隊成員實地考察拍攝
通過與糧倉負責人的深入交流,團隊成員了解到,這座糧倉不僅是曹村進士文化的重要見證,更是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曹村港即是進士大米的發源地,我們希望曹村的大米能夠帶著進士的名片走出去,被更多人看到。"糧倉負責人表示。團隊成員在實地勘察后,充分發揮專業所長,對當地居民和商戶、來訪旅客進行訪談調研,積累了寶貴的一手素材。
隨后,團隊成員走訪了曹村的另一重要地標——進士索面館,索面館的負責人熱情地向團隊展示了進士索面的傳統制作工藝。從和面、發面到搓面、盤面、拉面、曬面、收面,十二道工序凝聚著匠人智慧,每一根面條都承載著曹村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通過實地觀摩和動手實踐,團隊對這項非遺技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對后續的線上融媒體+電商矩陣打造有了更加翔實的計劃。

團隊成員對糧倉負責人進行訪談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團隊創新性地采用"文化講解+產品推介"的直播模式,選擇抖音平臺為試點,連續開展三場助農直播,完成了曹村本土品牌“曹村港”的線上電商零售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并取得十分優秀的首播“戰績”。
首場直播以曹村特色農產品"進士大米"為主推產品。團隊成員不僅介紹了大米的品質特點,更通過講述曹村萬畝良田的現代化種植故事,將無人機巡田、智能監測等科技興農的生動實踐娓娓道來。僅1.5小時,直播累計觀看261人次,點贊1.4萬次,實現銷售額1249元。"對于電商銷售經歷為0的“小白”品牌,這是十分喜人的成績。
此后兩天,直播團隊馬不停蹄,及時總結經驗,調整策略,結合當地"浙BA"籃球聯賽等熱點事件,以更輕松活潑的形式推介曹村文旅資源。主播帶領觀眾"云游"曹村,從耕讀廣場到田園大眼睛,將曹村的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完美呈現。最終單場觀看人數突破900人,點贊數超3萬,創下團隊直播新高。"我們希望抓住數字直播的風口,講好曹村故事,讓時代的東風真正落實為農民的收益。"團隊負責人莊子涵在總結時表示。
通過為期兩周的深入實踐,團隊累計走訪6處文化場所,訪談20余位當地干部群眾,回收有效問卷186份,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調研發現,曹村雖然文化資源豐富,但在IP開發、線上傳播、產業聯動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短板。
"這次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文化IP活化不是簡單的符號嫁接,而是一項系統工程。"團隊成員在總結會上表示。實踐成果已形成萬字調研報告提交當地政府,其中提出的"文化IP生態圈"構建方案、"全民共創"模式等建議獲得積極反饋。團隊還協助當地完善了抖音店鋪商品信息,為后續持續運營打下基礎。

團隊成員進行線上電商直播
未來,團隊將繼續跟蹤曹村發展,探索"文化+數字"的鄉村振興新模式。同時計劃將實踐經驗推廣至更多地區,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正如團隊成員所說:"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記錄鄉村振興的故事,更要成為故事的參與者和書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