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宣傳部等13部門聯(lián)合部署的2025年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活動要求,6月30日至7月2日,皖江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先后前往護河烈士陵園、當涂縣檔案館等地,開展以“尋跡黨史,筑夢愛國”為主題的系列實踐活動。隊員們懷揣熾熱信仰,在紅色足跡中感悟初心使命,于歷史回響里汲取愛國力量。
一、追尋先烈足跡,感悟家國情懷
圖 一 護河烈士陵園前合影
6月30日上午,實踐團隊首站抵達當涂縣護河烈士陵園。在莊嚴的氛圍中,師生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鮮花、肅立默哀并鞠躬致敬,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yè)英勇獻身的先烈。團隊成員認真聆聽了楊鍇主任和吳慧慧老師對陵園及英烈事跡的詳實講解,共同追憶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在退伍軍人孫曉樂的引領下,大家重溫革命歷程,深刻感悟革命先烈堅貞不屈的崇高信仰和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愛國情懷在每個人心中激蕩澎湃。
圖 二 向護河烈士紀念碑敬禮
二、探訪紅色檔案,傳承紅色基因
7月1日,恰逢黨的生日,團隊轉至當涂縣檔案館。在檔案館講解員的專業(yè)引導下,成員們詳細了解了當涂地區(qū)的光輝革命歷史。珍貴的史料文獻、圖片影像與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生動再現(xiàn)了當涂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進行艱苦卓絕斗爭的歷程。團隊成員不時駐足、仔細記錄,并與講解員積極互動交流,展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對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艱辛與輝煌有了更為具體而深刻的認識。
圖 三 講解員介紹抗美援朝老兵何其芬
圖 四 當涂檔案館館訓圖 五 當涂檔案館基地掛牌
三、汲取思想偉力,感悟光輝歷程
參觀結束后,馬克思主義學院楊鍇主任為團隊成員帶來一場題為《賡續(xù)百年征程,啟迪思想偉力——黨的歷史發(fā)展階段解讀》的專題黨課。楊主任系統(tǒng)梳理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浴血奮戰(zhàn),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艱苦奮斗,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宏大歷史脈絡,深刻闡釋了蘊含其中的寶貴經(jīng)驗和精神實質,為青年學子理解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激發(fā)了大家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
四、聆聽軍人故事,致敬責任擔當
黨課結束后,團隊特別采訪了退伍軍人孫曉樂。他用樸素真摯的語言,分享了他的軍旅生涯和參軍感悟。他講述了自己在部隊中如何克服困難,鍛煉意志,為保家衛(wèi)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軍人的責任與擔當,也讓大家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和平生活。隊員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勇于擔當,積極進取。
五、唱響愛國心聲,深化館校合作
活動期間,團隊成員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嘹亮的歌聲凝聚了青年學子的愛國熱情。隨后,舉行了簡樸而莊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掛牌儀式,標志著皖江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與當涂縣檔案館合作共建的新開端,未來將攜手開展更多黨史學習活動,共同培育愛國青年。
六、傳遞紅色基因,激發(fā)青年力量
7月2日,團隊成員化身“紅色宣傳員”,分別在當?shù)貙W校操場旁、教室門口與高中生展開黨史學習對話。他們結合歷史脈絡與青年黨員的榜樣事跡,系統(tǒng)講解黨史知識,并結合高中生的學業(yè)實際闡述學習黨史的時代意義,有效激發(fā)了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參與活動的高中生普遍表示收獲很大,受訪者表示將把所學知識分享給同學,有力推動了紅色文化在校園的輻射傳播。
尋跡鑄魂悟初心 青春擔當向未來。為期三天的實踐活動雖短,但意義深遠。團隊成員通過實地尋訪、沉浸式學習、榜樣訪談與互動宣講,在追尋紅色印記中汲取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深化了對黨的歷史、國家發(fā)展歷程的認識,升華了愛國情感,堅定了理想信念。大家表示,將把活動中凝聚的愛國熱忱、感悟到的責任擔當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轉化為建設國家的實際行動,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綻放絢麗光彩。(唐正,吳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