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千年流淌,不僅滋養了江蘇大地的豐饒,更串聯起沿岸城市的文明密碼與時代脈動。2025年7月至8月,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解碼運河文化帶,繪就江蘇沿岸圖”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懷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敬意與探究城市發展密碼的熱情,兵分八路,深入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淮安、宿遷、徐州這八座鑲嵌在江蘇運河沿線的璀璨明珠,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文化尋根與發展解碼之旅。如今,滿載實踐汗水、調研碩果與深刻感悟,本次實踐圓滿落幕。
圖為團隊成員在江蘇運河遺址景觀處合影(南京師范大學 各地區分隊 供圖)
本次實踐覆蓋江蘇運河沿岸八座核心城市,隊員們組成的八支小分隊,如同八條精準探針,深入運河文化帶的不同節點。每座城市都是一本厚重的典籍,每段運河都流淌著獨特的故事。隊員們通過實地走訪淮安里運河文化長廊、徐州新沂市窯灣鎮、鎮江西津渡、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宿遷皂河龍運城、蘇州京杭大運河姑蘇區段、無錫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常州運河五號創意街區等運河沿線遺址景觀,開展問卷調查、深度訪談,查閱地方文獻,完成影像素材拍攝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解碼”運河文化密碼及其與城市發展的共生關系。
圖為團隊成員拍攝記錄江蘇各地運河遺址博物館展品 (南京師范大學 各地區分隊 供圖)
實踐過程中,各分隊深耕屬地,聚焦所在城市的運河文化特色與發展亮點,及時總結梳理,精心撰寫高質量調研推文,制作主題視頻,并同步發表至團隊微信公眾號。這些圖文、視頻在社交媒體發布后,引發廣泛關注與熱烈反響。讀者們紛紛表示,團隊分享的內容詳實、視角獨特、圖文并茂,不僅增進了對家鄉運河文化的了解,更看到了運河在當代煥發的勃勃生機,激發了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這份來自網絡的“廣泛支持”,是對實踐成果最有力的肯定。
圖為團隊在微信公眾號撰寫的科普宣傳推文(南京師范大學 容易 供圖)
圖為團隊制作的江蘇運河文化調研問卷(南京師范大學 容易 供圖)
這段深入運河沿岸的實踐旅程,讓隊員們真切觸摸到千年運河跳動的文化根脈,在古今輝映中厚植文化自信;親歷八城發展圖景,深刻理解運河作為“黃金水道”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在調研策劃、溝通協作、問題解決的全過程中,錘煉實踐能力與綜合素養;更在行走運河、感知國情社情中,厚植家國情懷,明確作為外語學子講好中國運河故事、服務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青春擔當。各分隊還圍繞實踐所得,系統梳理形成調研成果,為后續相關研究與實踐奠定基礎。
圖為團隊成員實地參觀江蘇運河遺址(南京師范大學 各地區分隊 供圖)
“解碼運河文化帶,繪就江蘇沿岸圖”暑期社會實踐雖已畫上句號,但團隊對運河文化的熱愛、對城市發展的關注、對知行合一的追求永不停歇。此次實踐積累的原始資料、形成的運河沿線城市文化專題調研報告、發布的系列推文,將成為持續關注運河、服務社會的新起點。
文字|沈暢 胡姝涵 容易
圖片|各地區分隊
編輯|容易
審核|鄭美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