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善寧)2025年7月25日,山東中醫藥大學鄉韻華夏志愿服務隊走進臨沂市河東區悅貝兒幼兒園,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中醫藥文化主題活動。此次活動是山東中醫藥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促進中醫藥文化的應用與傳承,推動中醫養生理念向低齡化和教育一線延伸。
志愿服務隊針對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特點,精心設計了養生保健環節。清晨,伴隨著悠揚的傳統音樂,隊員們帶領全體教師開展了“幼兒版八段錦”教學。志愿者們將傳統八段錦簡化創新,設計出簡單易學、富有趣味的動作,便于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練習。
圖為團隊成員與教師共打八段錦 張善寧 供圖
隨后進行的頭部養生講座上,隊員們重點講解了五線梳頭法的健腦安神功效,并現場示范教學。“從前只知道梳頭是為了整潔,沒想到還有這么多的養生門道。”一位年輕教師在學習后感慨道。
面對好奇活潑的幼兒群體,志愿者們設計了系列趣味互動環節。中藥辨識小課堂上,金銀花、白芷等常見中藥材通過圖片和實物展示變得生動起來。“中藥蘿卜蹲”游戲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們戴著不同中藥圖案的頭飾,在游戲中輕松記憶中藥名稱。“枸杞蹲,枸杞蹲,枸杞蹲完金銀花蹲!”歡快的笑聲回蕩在教室每個角落。
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中藥拼畫制作環節。志愿者們準備了各種中藥材,讓孩子們自由創作。一幅幅用中藥拼貼出的圖案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與創造力,更讓他們在趣味中感受了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圖為孩子們制作中藥拼畫 張善寧 供圖
志愿服務隊中的中醫學專業隊員為教師們提供了專業的中醫把脈義診,針對教師群體常見的亞健康問題提供個性化調養建議。耳穴壓豆體驗區排起了長隊。志愿者們根據睡眠不良、疲勞等常見問題選穴粘貼,并詳細講解日常按壓方法。許多教師表示:“這才是真正適合我們教師的保健方式,簡單實用又有效。”
圖為團隊成員做頭部養生講座 張善寧 供圖
活動尾聲,教師們親手制作安神香囊,選取藥材、裝入香囊、封口完成,每一個步驟都讓參與者對中藥材的性味功效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這樣的活動太難得了!”悅貝兒幼兒園園長表示,“不僅讓孩子們從小接觸中醫文化,也為我們教師提供了實用的保健知識,真是雙贏。”
圖為團隊成員與孩子們合照 張善寧 供圖
活動結束后,志愿服務隊隊長表示:“我們將認真總結本次活動的經驗,繼續完善內容設計,為傳播中醫藥文化貢獻力量。”未來,這支充滿活力的隊伍還將走進更多校園,讓中醫藥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健康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