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凱凱)為促進中醫藥文化的應用與傳承,推動中醫養生理念向低齡化和教育一線延伸,山東中醫藥大學鄉韻華夏志愿服務隊于2025年7月25日走進悅貝兒幼兒園,開展了一場豐富的中醫藥主題實踐活動。本次活動面向教師和幼兒分別設計了養生講座、體驗服務與趣味教學環節,旨在實現“中醫生活化”的活動目的。
圖為團隊成員和孩子們合影 楊凱凱 供圖
悅貝兒幼兒園中醫藥主題實踐活動獲園方和教師好評,志愿者們也在與孩子互動中提升了實踐與責任意識。
上午活動開始,志愿者便帶領幼兒園全體教師開展 “八段錦” 教學。考慮到教師需后續帶領幼兒練習,志愿者特意選取了簡化后的經典動作,如 “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 等,拆解動作要領時語言通俗,還搭配童趣口令輔助記憶。整套功法節奏舒緩、難度適中,教師們跟著練習時紛紛表示,這樣的動作既容易掌握,又能幫幼兒活動身體,很適合融入日常教學。
圖為團隊成員向孩子們介紹中醫藥知識 楊凱凱 供圖
在中藥辨識小課堂上,志愿者們準備了豐富的圖片展板與真實藥材。孩子們圍坐在一起,近距離觀察金銀花的纖弱花瓣、白芷的紡錘狀根莖,志愿者用 “金銀花像小喇叭,能幫我們趕走火氣” 這類生動表述,讓孩子輕松記住藥材形態與簡單用途。隨后的 “中藥蘿卜蹲” 游戲中,孩子們化身 “金銀花”“白芷”,喊著藥材名下蹲互動,歡笑聲里,中藥名稱便深深印在了腦海中。
圖為孩子們做中藥拼畫 楊凱凱 供圖
中藥拼畫制作環節里,志愿者為孩子們分發了枸杞、桂圓、山楂等形態各異的中藥材。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用枸杞拼花瓣、桂圓擺成太陽,在動手粘貼中鍛煉了創造力與手部協調力,也在趣味創作里直觀感受著中醫藥材的獨特魅力,加深了對中醫藥文化的親近感。
圖為老師體驗脈診 楊凱凱 供圖
中醫把脈義診環節,志愿者耐心為教師們診脈,細致詢問身體狀況,針對失眠、肩頸不適等常見亞健康問題,逐一給出飲食調理、穴位按摩等實用調養建議。
耳穴壓豆體驗時,志愿者先針對教師們常有的睡眠不良、疲勞等問題精準選穴,再粘貼壓豆貼,同時細致講解日常按壓的力度與頻率,方便大家隨時調理身體。
圖為團隊成員進行養生小講座 楊凱凱 供圖
志愿者先演示五線梳頭法的正確路徑,講解按頭皮、梳發絲的要領,再指導教師們手持梳子實操。大家跟著梳理頭部五線,在輕柔觸感中掌握方法。
動受到園方和教師的高度認可:志愿者們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提升了實踐能力。下一步我們將總結經驗,繼續完善內容設計,為傳播中醫藥文化貢獻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