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任超 張浩 彭琬迪 黃萬晨 圖/朱翊嘉 廖逸杰 王梓睿 王洪瑞
導語
7月20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榴韻惠農”暑期社會實踐隊8名師生走進西安臨潼石榴產業帶,開展為期兩周的深度調研。團隊通過“智慧種植技術觀察—產業痛點技術攻堅—助農直播市場推廣—農戶需求精準對接”四維行動,形成“科技賦能生產、直播拓展銷路、政策紓困解難”的助農閉環,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據統計,實踐隊首場助農直播吸引超5千人次觀看,帶動預售額突破萬元,技術方案獲企業與農戶雙重認可。
傳感器+氣象站:給石榴樹裝上“智慧大腦”
在臨潼科技園300畝石榴示范基地內,“大紅甜”“驪山紅”等12個品種分區種植,每塊區域均配備土壤濕度傳感器、微型氣象站及蟲情測報燈。
“過去靠人工巡查,現在系統每10分鐘上傳一次數據,灌溉效率提升40%。”園區技術主管張偉演示智能水肥一體機操作時介紹。實踐隊師生實地調研發現,智慧種植系統可精準預警干旱、病害等風險。針對“光照不均導致部分果實糖分不足”問題,隊員提出加裝可調節遮陽網的建議,獲園區采納。“年輕人的思路讓我們少走彎路!”張偉稱贊道。
殺菌+冷鏈:攻克石榴汁“保鮮關”
“NFC果汁冷藏后仍存在3天變質風險,長途運輸損耗率超15%。”在實踐隊與園區、企業的三方座談會上,陜西某生物科技公司代表李明拋出產業痛點。
經過2小時激烈討論,實踐隊食品工程專業的師生提出“超高壓殺菌+相變材料冷鏈箱”組合方案:利用600兆帕壓力瞬間滅活微生物,結合新型蓄冷劑將運輸溫度穩定在4℃以下。“該技術可使保鮮期延長至7天,損耗率降至5%以內。”帶隊教授王芳現場算起經濟賬,“每噸果汁運輸成本雖增加800元,但因損耗減少,企業利潤可提升12%。”目前,園區已與西安某冷鏈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首批200個智能保溫箱將于8月投入使用。
2小時破萬元:大學生把石榴汁賣“爆”了
“家人們看!這款NFC石榴汁冷榨鎖鮮,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8倍!”7月20日晚8點,實踐隊助農直播在臨潼石榴紅科技園電商服務中心開播。
隊員李婷手持色卡對比普通果汁,現場演示“掛壁不沉淀”的冷榨工藝。直播間內,網友互動熱烈:“北京能次日達嗎?”“買五箱有優惠嗎?”隊員實時解答物流政策,并推出“前50名下單贈石榴酸乳”活動。數據顯示,直播2小時吸引5千余人次觀看,峰值同時在線人數達830人,帶動預售NFC石榴汁800瓶,銷售額超萬元。“這銷量真是超乎想象啊!”臨潼石榴紅科技園負責人趙軍感嘆。
從“裂口石榴”到“笑臉賬單”:青年聽民聲解民憂
“運輸車一顛簸,石榴就裂口,一筐要丟兩三斤。”7月21日清晨,在驪山腳下種植戶王建軍的果園里,62歲的他蹲在地上,指著開裂的果實向實踐隊訴苦。
隊員們詳細記錄問題,并協助分揀果實、調試新購的選果機。“政策補貼申請流程太復雜,我們文化程度低,根本搞不懂。”王建軍道出另一困擾。隊員當場整理出《農業補貼申請指南》,并指導申領。“你們來了,我們心里就踏實了!”王建軍握著隊員的手久久不放。據統計,實踐隊共走訪12戶農戶,梳理出“技術培訓不足”“銷售渠道單一”等6類問題。未來,團隊將深入農戶生產生活場景細化需求,著手聯合農技專家與電商平臺定制幫扶方案,以“技術賦能+渠道拓展”雙措并舉破解農戶發展難題。
注:出于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新聞中提及的農戶、工作人員等人物姓名均為化名,具體細節在不影響事實準確性的前提下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