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星火興鄉”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懷揣著對鄉村發展的熱忱與期待,走進臨清市戴灣鎮,圍繞當地特色產業展開深度調研。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他們見證了鄉村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收獲了諸多感悟與啟發,更為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增添了一抹青春亮色。
大鵝養殖:共富模式激活鄉村經濟
在榮潤牧業有限公司,團隊成員被現代化的養殖場景所震撼。占地40畝的基地內,10000只鵝苗在恒溫棚舍中茁壯成長。自2024年起,戴灣鎮以特色大鵝養殖為核心探索新路徑,從首期5000只鵝苗存欄,到與濟寧祥泰禽企業合作,再到創新“大鵝共富養殖”模式吸引24個網格村注資,一系列舉措讓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產業發展的創新活力與村級聯動機制的高效。團隊成員徐同學感嘆:“這種‘共富養殖’模式既調動了村民積極性,又實現了集體與個人的雙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
金色田園:科技賦能現代農業
走進金色田園農業農場,現代化的倉儲物流體系令人眼前一亮。投入2000萬建成的倉儲設施,搭配自主研發的玉米脫水存儲機,解決了玉米存儲難題。團隊成員圍繞糧食處理流程、設備節能效果等與農場負責人展開熱烈討論。農業工程專業的張同學興奮地說:“從智能農機到標準化倉儲,這里真正實現了‘藏糧于技’,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令人震撼!”
鮮菇種植:黨建引領多元發展
在鮮菇種植基地,鄉村振興工作者詳細介紹了“五位一體”增收模式。黨建引領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村組建鄉村振興公司,籌集資金建設大棚,帶動群眾就業增收。同時,延長蘑菇產業鏈、發展光伏產業、整治坑塘漁業、建設鴨棚規模化養殖、打造黨性教育和研學基地等舉措,讓“小蘑菇”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團隊成員王同學說:“這種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充分挖掘了鄉村資源潛力,為破解村集體增收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通過實地調研,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戴灣鎮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與鄉村振興的強勁脈搏。實踐隊隊長總結道:“戴灣鎮以產業為抓手,通過科技賦能、黨建引領和模式創新,走出了一條特色鄉村振興之路。作為青年學子,我們應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青春智慧。”
此次調研不僅讓隊員們開闊了眼界,更堅定了他們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信念。戴灣鎮的實踐生動證明,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引擎,而青年的參與將為這片熱土注入更多活力與希望。
隊伍:星火興鄉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