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石油大學青芒下鄉服務隊赴和盛鎮石牛村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以實際行動踐行志愿服務精神,通過環境衛生整治、便民工具修理、助農勞動及政策宣傳等多樣化服務,為鄉村注入青春活力,贏得村民廣泛好評。
清掃家園,擦亮鄉村“面子”
實踐隊抵達后,首先聚焦村莊環境衛生整治。隊員們分成若干小組,攜帶掃帚、鐵鍬、垃圾袋等工具,對村內主干道、公共活動廣場及衛生死角進行全面清掃。大家分工協作,有的清掃路面落葉與雜物,有的清除墻壁小廣告,有的將垃圾分類打包送至指定回收點。經過幾天天的集中清理,村莊環境煥然一新。
巧手修物,解決生活“小事”
“家里的電扇不轉了能修嗎?”“我的自行車鏈條總掉,能幫忙看看不?”在村文化活動中心前的“便民修理點”,村民們陸續送來故障的家電、農具和生活用品。實踐隊里的志愿者們拿出螺絲刀、萬用表等工具,仔細檢查故障原因,或拆解維修,或更換零件,耐心解決各類小問題。據悉,活動期間共修理電風扇12臺、自行車8輛、農具6件,為村民節省了維修開支,更用專業技能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田間助農,扛起農忙“擔子”
正值當地玉米收獲的關鍵時期,部分農戶因勞動力不足犯了難。實踐隊主動對接村委會,組織隊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忙干農活。在村民王大媽的家中,隊員們頂著烈日辛勤勞作,盡管汗水浸濕衣衫,大家仍干勁十足。“這些城里來的娃娃不怕苦不怕累,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王大媽一邊遞水一邊夸贊。此次助農勞動不僅緩解了農戶的農忙壓力,更讓隊員們親身體驗了農耕不易,加深了對“三農”問題的理解。
政策宣講,搭起惠民“橋梁”
為讓村民及時了解最新惠民政策,實踐隊還開展了政策宣傳活動。隊員們通過發放傳單、現場講解、互動問答等形式,向村民普及醫保報銷、養老補貼、防詐騙知識及鄉村振興相關政策。針對老年村民,大家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舉例說明;對返鄉青年,則重點解讀創業扶持政策。
此次“三下鄉”活動,實踐隊隊員們用汗水詮釋擔當,用服務傳遞溫情。正如隊長所說:“鄉村需要青年力量,青年也能在鄉村實踐中成長。我們將把這次經歷化為動力,未來繼續為鄉村發展貢獻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