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出,尤其在中西部地區,許多家庭父母為了生計不得不外出務工。父母在外務工,兒童居家留守,千千萬萬個農村家庭,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關愛留守兒童,體現著人文關懷。實施一項良心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合力。
為了全方位關懷助力留守兒童成長,緩解他們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造成的情感缺失,幫助他們在學習和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一定的支持和關懷。為了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以切實保障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優勢,發揮學校在兒童成長中的主渠道作用,積極調動家庭、社會各方面因素,共同為留守兒童創造和諧、快樂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6月28日,安徽理工大學“情暖留守安理行”實踐團隊奔赴淮南市安徽理工大學附屬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實踐活動,在這里為留守兒童畫上精美的裝造以及一切臺下服務,為“小小表演家”的精彩演出,保駕護航,確保表演順利完成,希望在這個夏天,給孩子們帶來一個七彩的假期。在演出前的準備時間里,實踐團隊早早到達現場,根據不同的演出需要的妝造,為今天需要上臺的小小表演家們畫上精致的舞臺妝,讓孩子們自信、漂亮的上臺,盡情展現自己。
圖為團隊成員在現場為孩子們化妝(拍攝者:張賢雅)
受邀觀看此次演出的觀眾,不僅有留守兒童們,老師們,實踐團隊還邀請了附近的居民和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們來現場觀看。為了容納前來觀看的觀眾以及使得觀眾有更好的觀感,演出場地安排在了學校的大禮堂里,在演出前的一個小時里,觀眾們陸陸續續地到達了現場,因為禮堂面積較大,且來觀看者人數較多,其中還有許多兒童,所以實踐團隊需要為到來的觀眾們安排好座位,維持現場秩序,確保觀眾都能快速地找到座位并坐下,避免現場發生擁堵和混亂,使演出的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圖為團隊成員在現場安排觀眾有序入場(拍攝者:張賢雅)
整個演出過程中有多支隊伍會依次上臺表演,在演出前已經決定好了各個隊伍上臺的秩序,為了在上支隊伍下臺,下支隊伍上臺的過程能夠不相互干擾,有序進行,實踐團隊也需要為各個隊伍安排好合適觀眾位置,并引導隊伍有序的上下臺表演。
圖為團隊成員為孩子們安排座位(拍攝者:張賢雅)
隨著主持人清亮的報幕聲,舞臺上的小小表演家們身著彩色的演出服,踩著歡快的節拍翩翩起舞。“看到孩子們從羞澀躲閃到在舞臺上盡情的展現自己,這是這次活動最珍貴的收獲。孩子們得到了肯定,他們以后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敢于在舞臺上去展現自己,會讓大家看到他們更鮮活的一面。”在演出時一位幼兒園老師情不自禁地感嘆著。“我家娃今天特別開心,昨天回家就特別興奮地盼望著今天的演出,剛還說下次還要表演。”在演出結束團隊成員指揮觀眾有序離開觀眾席時,一位老奶奶牽著孫女在經過成員身旁時高興地說著。隨著演出結束主持人的閉幕詞,這場人人期待已久的演出落下了帷幕,這場特殊的演出,不僅僅是一次才藝展示,更是一次愛的傳遞。三下鄉團隊用陪伴和鼓勵,讓留守兒童在舞臺上綻放光芒,也讓這個夏天充滿了成長的喜悅。
圖為“小小表演家”正在舞臺上演出(拍攝者:張賢雅)

圖為結束后實踐團隊成員的合影(拍攝者:張賢雅)
從社會層面來看,關愛留守兒童需要廣泛的開展志愿活動,調動各個方面力量共同關愛留守兒童。家庭、政府、學校、社會力量等各方面共同織密關愛網,才能給留守兒童溫馨的港灣、溫暖的環境,為他們撐起一片天。“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凝聚各方合力以更加高效、溫暖有愛的方式,給留守兒童以心靈的關懷、精神的慰藉,就能讓他們一樣擁有精彩的童年,在祖國大家庭里健康快樂成長。(安徽理工大學,“情暖留守安理行”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