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背景下,為響應青年投身基層教育的號召,讓鄉村孩子接觸多元知識與教育資源,2025年暑期,山東工商學院“商光暖山、教心筑夢”支教隊前往濰坊市青州市東壩小學開展支教活動。支教隊以豐富課程為載體,助力學生成長,用青春力量為鄉村教育注入活力。
多元課程并行,助力全面成長 支教隊圍繞知識拓展、素養提升與實踐體驗,構建起多元課程體系。知識類課程中,生涯教育引導學生思考未來職業方向;趣味地理、歷史課帶學生領略山河之美與歷史底蘊;物理、科學實驗課程,通過動手操作和現象觀察,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好奇與探索欲;經濟學相關課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基礎經濟認知。素養類課程里,音樂小課堂、課本劇等,讓學生在藝術氛圍中陶冶情操;國護訓練課,學生在戶外隊列訓練中,體悟紀律與擔當,厚植愛國情懷。實踐類課程方面,“跟著地理去旅行”等課程,讓學生在知識“旅途”中開闊眼界;課后輔導則為學生鞏固知識、解決學習難題提供了有力支持。
課程創新實踐,彌補教育短板 鄉村教育存在課程體系相對單一、部分領域教育缺乏實踐載體等短板。針對此,支教隊引入特色課程,豐富學生學習生活。在知識啟蒙上,經濟學課程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從貨幣識別切入,通過“貨幣識別大比拼”等趣味活動激發興趣,再模擬跳蚤市場,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供求、成本、利潤等概念,進而學習儲蓄、理財基礎,開啟經濟思維啟蒙。在愛國教育實踐上,國旗護衛隊訓練課程,從基礎隊列動作到升旗流程,老師耐心指導、分解動作,同時講解國旗歷史與升旗儀式的莊重性,學生紀律性、責任感顯著提升,愛國情懷在訓練中悄然扎根。
總結與展望 此次支教,不僅為東壩小學學生帶來了豐富知識與新穎學習體驗,更在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于學生而言,多元課程激發了學習興趣與潛能,拓寬了視野,助力全面發展;于鄉村教育而言,支教隊帶來的新教學理念與方式,為學校教育注入新鮮活力,也為當地教師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契機;于社會而言,這是高校服務社會、參與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展現了山商學子的社會責任感,也喚起更多人對鄉村教育的關注。
展望未來,山東工商學院支教隊將繼續投身支教公益事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豐富課程內容與形式,為更多鄉村孩子送去知識與希望,以青春之力,持續為鄉村教育發展添磚加瓦,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之光。
撰稿人 張小茜 任志堅
供圖人 張小茜 張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