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生態文明思想,響應“三下鄉”號召,北京科技大學“淮畔青希”實踐隊于7月20日至8月2日赴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聯合共青團固鎮縣委在大營社區和黃元社區舉辦暑期公益托管班。實踐隊以“綠色發展倡導”為主題,融合愛國主義教育、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開展豐富多樣的特色活動,將綠色理念和多元知識融入基層兒童成長,助力鄉村振興與青少年全面發展。

為踐行生態理念,守護綠水青山,“淮畔青希”實踐隊在固鎮縣精心設計并開展了多項特色環保教育課程。他們深入社區,通過趣味講座、互動游戲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環保知識,倡導綠色生活方式。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包括垃圾分類、水資源保護、環保圖標的認識與設計,還涵蓋了光合作用、食物鏈、能量等理論知識,旨在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激發青少年對環境保護的興趣和責任感。同時,實踐隊還組織開展了環保實踐活動,如廢物利用、環保圖標設計等,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受環保的重要性。

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作為“垓下之圍”發生地,固鎮縣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實踐隊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受縣團委組織,聯合當地大學生參觀垓下古戰場遺址、固鎮博物館、津浦鐵路遺址公園。在遺址現場,借助科技手段還原歷史場景,實踐隊成員沉浸于楚漢爭霸的壯闊故事之中,深受震撼。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實踐隊以戲曲霸王別姬為切入點,將傳統文化與愛國教育相結合,通過生動的形式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

為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淮畔青希”實踐隊在環保教育中精心設計了互動性強的垃圾分類游戲,邀請學生們參與通關挑戰,以趣味性的方式引導他們掌握環保知識。實踐隊還設置了數字繪畫課程,借助科技手段啟蒙孩子們的藝術創造力,讓他們在繪畫中感受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之美。

同時,結合北京科技大學的學科優勢,實踐隊在固鎮縣開展了多項助力科技創新的活動。他們聯合校內多個專業團隊,通過直播授課的方式,為當地青少年帶來了涵蓋鋼鐵精神、智慧城市、非遺越劇等多門特色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涵蓋了前沿科技知識,還融入了傳統文化元素,旨在激發孩子們對科技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拓寬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淮畔青希”實踐隊充分發揮校內資源優勢,精心組織并開展了一系列理論普及宣講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知識力量。在科普領域,實踐隊深入社區,面向青少年群體,系統普及了阿爾茨海默癥和重度肌無力等疾病的詳細知識。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與真實生動的案例分析,實踐隊幫助青少年全面了解這些疾病的癥狀、成因及預防方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疾病,從而顯著增強了他們的健康防范意識。
為促進鄉村振興,實踐隊積極參與“知行計劃”,通過手工活動培養青少年的美育素養。在手工課堂上,孩子們在實踐隊成員的指導下,用五彩斑斕的紙張、形態各異的黏土等材料,創作出一件件充滿創意的作品,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也提升了審美水平。此外,實踐隊還舉辦了“圓滿假期”籃球比賽,以體育賦能,讓孩子們在運動中揮灑汗水,收獲友誼,學會團結協作,培養了堅韌不拔的體育精神。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鄉村青少年的課余生活,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淮畔青希”實踐隊的“三下鄉”活動成果豐碩,但也面臨諸多挑戰。展望未來,實踐隊將不斷優化活動方案,深化校地合作,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智慧與力量。他們將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引入多元材料與創意,使每一堂課都成為助力孩子成長的關鍵力量;同時,深化校內外資源整合,打造更豐富、更有意義的課程體系;此外,推進墻繪美學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讓孩子們領略墻繪藝術的獨特魅力與深刻意義。
北京科技大學“淮畔青希”實踐隊用汗水與智慧繪就鄉村振興的青春畫卷,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鄉村大地注入蓬勃生機與希望曙光。未來,他們將懷揣熱忱,繼續扎根基層沃土,以愛為筆,以責任為墨,續寫更多溫暖人心、催人奮進的鄉村故事,為鄉村振興的壯麗征程傾盡全力,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