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一二·九”運動9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們在紅色場館中觸摸歷史脈絡,在抗戰遺址前感悟民族精神,將“背包里的大思政課”背進歷史現場。
2025年7月21日,中國民航大學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銘記烽火歲月,賡續紅色血脈”實踐隊走進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紀念館,通過實地參觀、沉浸體驗與座談交流等方式,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且深刻的愛國主義與革命傳統教育實踐活動。
烽火歲月:在歷史現場感悟青年擔當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踏入肅穆而莊嚴的紀念館,豐富詳實的歷史圖片、珍貴文物以及影像資料,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全景式地再現了1935年那個寒風凜冽的冬天。北平大中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面對民族危亡挺身而出,他們高呼著“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愛國口號,以血肉之軀勇敢地沖破軍警的阻撓,掀起了一場席卷全國的抗日救亡新高潮。實踐隊員們駐足于一幅幅定格歷史的照片前,凝視著那些年輕而堅毅的面龐,仿佛能看到當年青年學子在“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的悲憤中毅然走上街頭,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錚錚鐵骨。
時代回響:在歷史坐標中錨定青春航向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烽火硝煙雖已遠去,但一二·九精神卻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此次沉浸式的學習實踐,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追尋,更是一次思想的淬煉與精神的升華。
參觀結束后,實踐隊隨即在紀念館前展開了一場主題鮮明且緊密聯系實際的學習討論。師生們結合所見所思,熱烈地討論如何將一二·九運動所彰顯的愛國精神、奮斗精神和先鋒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青年學子放下書本走上街頭,用吶喊喚醒沉睡的中國。今天的我們,身處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更應潛心鉆研,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建設科技強國、交通強國的具體行動中”實踐隊隊員的發言激起了在場同學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中航大學子,應以此次實踐為新的起點,從革命先輩的奮斗足跡中汲取不竭動力,在后續學習過程中堅定民航信念,打造過硬本領,勇擔時代責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的青春力量。(來源:“銘記烽火歲月,賡續紅色血脈”實踐隊 通訊員:滕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