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烈日為筆,綠野為卷,我在南疆廣袤的土地上書寫了一段最為熾熱而充實的青春篇章。作為塔里木大學農學院“棉海碳尋?青耘綠疆”篤行實踐團的一員,從7月1日至8月20日,整整五十天,我的足跡遍及啟浪鄉的無垠棉田、拜城縣的馥郁果園、阿拉爾市的現代基地以及周邊團場的遼闊沃野。這是一次知識的遠征,一次心靈的淬煉,更是一次與土地和人民深刻對話的旅程。

在拜城縣鐵熱克鎮,天玉種業試點建設的 “數字農業示范基地” 讓我們大開眼界。這里率先引入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安裝了土壤濕度傳感器、氣象監測等設備,能夠實時采集土壤、氣候等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為農作物生長提供精準的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方案,實現精準種植管理。目前,基地已培育智慧農田 500 畝,數字化管理使畝產提升 25%,生產成本降低 15%,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徑 。
通過這次 “三下鄉” 走進天玉種業的實踐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農業發展對于國家的重要性,種業作為農業的 “芯片” 更是重中之重 。天玉種業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社會責任方面的卓越表現,為我們展現了一家優秀農業企業的風采,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推動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的使命。我們要以天玉種業的科研人員為榜樣,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農業發展的實踐中。無論是投身農業科研,還是參與農業產業建設,亦或是助力農村公共服務提升,我們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這次實踐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寶貴經歷,激勵著我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關注農業農村發展,為鄉村振興事業添磚加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