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至7日,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貴州遵義黔行小分隊來到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及播州區南白鎮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遵義“黔行”,是一次親手觸摸鄉土溫度、躬身傳遞青春力量的旅程,每一段經歷都成為小分隊成員們成長路上難以磨滅的鮮活注腳。
一、藍染黔韻 味尋播州
7月5日,小分隊走進遵義遵匠非遺文創工坊,在傳承人指導下親手體驗藍染從扎染到成品的完整工序,領略傳統手工藝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隊員們與傳承人深入交流,了解藍染技藝數百年的發展歷程和當前面臨的市場萎縮、傳承人短缺等現實挑戰,也看到工坊通過文創產品、研學體驗等方式為非遺注入新活力的努力。
除此之外,團隊還前往省級非遺項目遵義羊肉粉傳承館,現場觀摩傳統熬湯工藝與現代化餐飲運營相結合的新模式,聆聽經營者分享“非遺+餐飲”融合發展路徑與品牌化探索。
從一碗羊肉粉的地道風味,到一項藍染技藝的現代表達,青年學子深刻認識到非遺傳承既要守正創新,也要貼近市場與時代,才能真正實現文化保護與產業發展的雙向賦能。
二、茶韻遵義 匠心振興
7月6日,小分隊深入遵義市團溪鎮葡萄茶場,實地探訪遵義佳之景有限責任公司,從山間茶園到加工車間,沉浸式深度探尋當地茶產業從生態種植到品質突圍的全鏈條發展路徑。
小分隊成員與產業負責人在深度訪談中得知,企業以“自然稟賦+科學種植”為根基,依托有機茶園筑牢品質防線,通過技術革新破解種植難題與市場困局,不僅守護了遵義綠茶的歷史底蘊,更帶動了當地民生就業,成為播州區茶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本。
在茶園與工廠的實地調研中,隊員們被企業深耕茶產業的堅守、采茶人凝結時序與匠心的勞作深深打動,真切感悟到“生態為基、匠心為魂”的發展理念,正是遵義茶香飄遠、鄉村振興走實的核心動力。
三、黔行遵義 非遺尋蹤
7月7日,小分隊走進遵義市匯川區第九小學,成功開展“非遺文化進課堂”特別活動。通過“雙語互動+動手體驗”的模式,小隊成員以PPT講解、視頻教學與小組討論等形式,帶領孩子們認識遵義羊肉粉、綠茶與扎染技藝的文化內涵。孩子們在趣味學習中掌握英語詞匯,在親手扎染中綻放創意,傳統技藝與青春創意碰撞出新的火花,課堂的朗朗書聲與指尖傳遞的溫度讓非遺在新鮮血液中迸發生機。
活動在歡聲笑語和溫馨合影中結束,既為孩子們打開了親近非遺的窗口,也讓小分隊成員在服務基層中踐行青春使命。讓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讓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非遺傳承的路上,小分隊成員與孩子們攜手同行。
此次遵義之行,不僅是一場非遺探索之旅,更是一次產業創新認知與初心踐行的交融。小分隊成員將扎染技藝的獨特魅力、羊肉粉的煙火溫情、茶產業的蓬勃生機,轉化為深耕非遺傳承與產業創新的責任使命。他們表示,必將以實際行動助力非遺煥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用所學所悟賦能非遺傳承之路,在實現文化繁榮、產業創新的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單位: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貴州遵義黔行小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