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尚德書院“薯光薪傳”實踐隊員于7月20日至8月10日帶著滿腔熱情走進西吉縣將臺堡鎮消防救援站,此團隊在將臺堡政府專職消防救援站緊鑼密鼓地排練情景劇《紅軍粉》,用青春的力量詮釋軍民魚水情,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營區集結,感悟使命之源!
8月1日,隊員們精神抖擻地集結在莊嚴營區!西吉縣將臺堡政府專職消防救援站安排的第一課,就是帶領隊員們認識這片意義非凡的土地——將臺堡,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的光輝圣地!這里不僅是歷史的豐碑,更是汲取精神力量、砥礪奮進的源頭。
圖為實踐隊員與消防隊員一起認識將臺堡。何昕煜 供圖。
紀念館里,重溫長征壯歌!
站在紀念碑前,隊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聆聽紅軍長征的感人故事,深刻體會“紅軍粉”背后蘊含的軍民團結、艱苦奮斗的精神。通過實地走訪和與老紅軍后代交流,隊員們更加堅定了用舞樂傳承紅色基因的信念,立志以青春之力弘揚新時代長征精神,讓紅色文化在實踐中煥發新活力。實踐隊走進將臺堡紅軍長征紀念館,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一件件斑駁的文物前駐足凝視,感受著歷史的厚重與溫度。館內講解員深情講述著紅軍長征路上的崢嶸歲月,隊員們仿佛置身于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之中。
“紅軍粉”的故事代代相傳
紅軍粉”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在將臺堡,團隊在排練之余請到本劇《紅軍粉》的原創作者火仲舫老師,火老師為同學們詳細講述了《紅軍粉》創作背后的故事,從歷史背景的考證到人物原型的挖掘,他將那些塵封的記憶緩緩展開,讓隊員們對這段紅色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鹄蠋熯€結合自己的創作經驗,對隊員們的表演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比如在表現紅軍戰士與群眾告別的場景時,要注重眼神的交流和細微的動作,以此傳遞出那份不舍與堅定。同學們認真聆聽,不時低頭記錄,紛紛表示這些指導讓他們對角色的把握更加精準,也讓整個情景劇的情感表達更具感染力。
圖為實踐隊員與消防隊員排練現場。何昕煜 供圖
精雕細琢,體會軍民魚水情
已經77歲高齡的火仲舫老師,依然精神矍鑠地為隊員們逐句分析臺詞背后的情感邏輯,他用堅定卻充滿力量的聲音講述著當年紅軍與百姓共渡難關的細節,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故事在他的講述中仿佛重獲生命,讓在場的每一位隊員都深受觸動。他特別提到,劇中“一碗紅軍粉”的道具雖小,卻承載著群眾對紅軍的無限信任與深情,叮囑同學們在表演時要通過眼神的交匯和雙手傳遞的溫度,讓這份跨越時空的情感直抵人心。隊員們圍在火老師身邊,時而點頭沉思,時而輕聲提問,將老師的每一句教誨都銘記于心,這些珍貴的指導如同明燈,照亮了他們對角色理解的更深層次,也讓《紅軍粉》的每一個場景都注入了更加鮮活的靈魂。隊員們表示,要將《紅軍粉》中“軍民一家親”的精神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在服務社會中增長才干,在奉獻青春中實現價值。
8月8日——8月9日,薯光實踐隊的成員們與消防救援戰士在西吉縣黨校,火集村,完成情景劇《紅軍粉》的演出。老年大學合唱團的老人們用渾厚而富有激情的歌聲為演出增添了莊重與感動,現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這場跨越年齡與身份的演出,不僅讓觀眾感受到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展現了新時代青年與老一輩共同傳承革命精神的堅定信念。薯光實踐隊的成員們表示,將以此次演出為契機,繼續深入基層,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演出結束后,實踐隊成員們與消防戰士們展開了一場關于紅色文化傳承的交流座談。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排演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也傾聽了消防戰士們在日常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大家一致認為,紅色精神不僅是歷史的記憶,更是當下的行動指引。薯光實踐隊的同學們感慨道,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們在排練中克服了種種困難,也讓表演更加真實動人。
圖為實踐隊員演出現場。何昕煜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排練現場。何昕煜 供圖
翰墨碑林,重溫鎏金歲月
在將臺堡的翰墨碑林中,鐫刻著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感人故事,每一塊石碑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隊員們穿行其間,指尖輕撫那些鐫刻的文字,感受到歷史的回響與溫度。一位隊員感慨道:“這些碑文不僅記錄了歷史,更是一代代人精神的傳承,讓他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大家紛紛在碑前駐足,用心銘記革命先烈的偉大犧牲,進一步激發了將紅色文化融入藝術創作的熱情與使命感。夕陽西下,碑林中的光影交錯,映照在隊員們年輕而堅定的臉上。他們的眼中,透出對革命先烈的敬仰與追思,也映照出新時代青年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使命的信念與決心。此刻,微風拂過碑林,帶起衣角翻飛,仿佛先烈的囑托隨風而至,激勵著他們不斷前行。微風輕拂間,仿佛能夠聽見歷史的低語,那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力量,悄然注入每個人的心田。隊員們靜靜地佇立,感受著這片土地所承載的厚重記憶,回憶著這些天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這些經歷也更加堅定了隊員們以藝術為媒介傳播紅色精神的初心。他們相信,每一次用心的演繹,都是對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每一次情感的投入,都是對紅色基因最深的致敬。
圖為薯光實踐隊與將臺堡消防隊員合照。何昕煜 供圖
在將臺堡的紅色鑄魂之旅,生動印證了當代學子不僅是有深厚家國情懷的歷史傳承者,更是紅色基因的自覺踐行者與時代精神的青春詮釋者!同時也是對將臺堡“藍朋友”們守護紅色圣地、傳承紅色基因神圣使命的生動呼應和有力支持。它體現了校地合作、青年學子“藍朋友”共同傳承紅色精神的良好互動模式,提升了活動的深度和影響力。這份在紅色熱土上汲取的力量,必將化作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的不竭動力,激勵莘莘學子在新的長征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青春力量?。ㄍㄓ崋T 何昕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