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綠色發展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為新時代能源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方向。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增強中小學生的能源環保意識,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能逐夢,‘材’繪青春”實踐團前往徐州、鹽城、無錫等地開展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助力青少年筑牢綠色發展思想根基,培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主力軍。
理論奠基,實地探秘
理論學習,奠定實踐基礎。實踐團成員通過專題講座、研討會等形式,系統學習了國家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和綠色發展理念,深入理解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為后續的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實地走訪,解碼科技前沿。實踐團成員首先走訪了徐州鑫盛潤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在專業人員的講解下,見識了該公司先進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全流程。從垃圾的接收、儲存,到焚燒過程中對溫度、氧氣含量的精準控制,再到余熱高效發電與嚴格的煙氣凈化處理,每一環節都凝聚著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科技與嚴謹的管理智慧。隨后在鹽城瑞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蘇大吉環保能源濱海有限公司,實踐團成員又分別見證了“生物質-沼氣-發電”循環技術如何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清潔能源和垃圾資源利用率如何通過智能分選系統達到92%的突破。

通過理論學習與實地走訪,實踐團成員不僅加深了對綠色能源技術的理解,更深刻體會到了科技創新在推動能源轉型和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他們紛紛表示,要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為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理念傳播,星火燎原
入區傳理念,播撒環保星火。實踐團先后前往徐州市紫金東郡社區、可戀莊村黨群服務中心、蘇電社區、云龍華府、交警大隊車輛管理所、蘇港路社區開展了“電池能源環保”主題宣講活動。實踐團成員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視頻等方式,向小朋友們介紹了電池的種類、工作原理、應用領域以及電池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展示不同類型的電池實物,讓孩子們對電池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問答引思考,弘揚綠色生活。為了增強孩子們的參與感和積極性,實踐團特別設置了有獎問答環節。問題涵蓋了電池知識科普環節的內容,既檢驗了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孩子們積極舉手搶答,現場氣氛熱烈。

通過主題宣講,實踐團成員不僅與小朋友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更是成功地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環保的種子。
趣味科普,童心啟航
趣課啟幕,化能解密。實踐團為孩子們打造了妙趣橫生的實驗課堂,化身現實中的“魔法師”。“神奇變色秀”率先登場,透明液體在試劑作用下瞬間幻化七彩,孩子們驚嘆于化學反應的奇幻魅力。“水果電池”更掀高潮,當銅片鋅片插入檸檬,連接LED燈的瞬間,香甜水果中蘊藏的化學能,竟轉化為躍動的電能光點,歡呼聲此起彼伏。壓軸環節聚焦“新型水系鋅離子電池”,了解其安全環保的特性,對比傳統電池,感受未來新型電池發展的潛力。

這場神奇的電能探索之旅,不僅點燃了小朋友們的求知熱情,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更讓他們意識到安全使用、回收電池與環保生活的重要性。
問卷調研,獻策綠色
問卷廣集,民意匯聚。實踐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收集公眾對電池使用與回收的認知、行為及建議。線上,實踐團通過社交媒體廣泛傳播電子問卷;線下,實踐團選取徐州銅山萬達廣場等人流量較高的商業綜合體開展實地調研。問卷內容涵蓋了電池種類、使用習慣、回收渠道等多個方面,力求全面了解公眾的環保意識現狀。
數據分析,獻策未來。通過此次調研,實踐團成員發現:在電池使用方面,公眾對電池類型特性認知不足、使用習慣欠佳且安全意識淡??;在電池回收領域,回收渠道不暢通、回收體系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制約著電池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诖?,實踐團建議:政府完善電池回收政策法規,加大正規企業扶持與違規打擊力度;企業投入研發創新回收工藝,加強合作構建產業鏈;公眾主動學習知識,積極參與回收并監督舉報違規,共促電池行業綠色發展。
青春擔當,實干筑夢。通過此次實踐,實踐團成員更加深刻體悟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服務國家能源戰略、投身綠色低碳轉型的光榮使命,進一步堅定了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挺膺擔當的決心。他們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繼續深耕能源領域,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為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字作者:劉春雨 沈彥錕
圖片作者:胡軒 高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