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言途實踐團開設拼貼詩創作課:用詞語拼圖喚醒童真詩心
《風的簡歷》這樣寫道:“特長是/偷走/風箏的尾巴,把/蒲公英/寫成情書;工作經歷有/在麥田/打工十年,現任/夏天的/快遞員”。2025年7月,這首充滿想象力的拼貼詩出現在廣東省惠州市柏塘鎮小學的課堂上,華南師范大學言途實踐團的成員正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拼貼詩創作課,帶領孩子們走進詩歌的奇妙世界。
為響應國家關于提升學生美育素養和創新能力的號召,華南師范大學言途實踐團在暑期“三下鄉”活動中,將拼貼詩這一創意寫作形式帶入鄉鎮課堂。該課程旨在通過新穎的創作方式,激發鄉鎮孩子的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上,實踐團成員首先講解了拼貼詩的獨特魅力。他們告訴孩子們,每個詞語都像一塊拼圖,通過巧妙組合,可以創造出全新的詩意世界。隨后,隊員們帶領孩子們開展“選、淘、拼”三步創作活動:先從詞語庫中挑選十個有趣的詞語,然后淘汰五個相對平淡的詞語,最后將精選的詞語拼貼成詩。
在展示范例詩《風的簡歷》后,孩子們熱烈討論這首詩的創意之處。有的孩子注意到“偷走風箏尾巴”的俏皮想象,有的則對“夏天快遞員”的比喻感到新奇。這種討論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詩歌創作的思路。
創作環節中,孩子們分組協作,認真斟酌每個詞語的搭配。他們為詞語的選擇和組合各抒己見,老師們則適時給予指導。很快,一幅幅充滿童趣的拼貼詩作品陸續完成。有孩子創作出“山野中的/郁金香/迎接/一陣風,陽光/成為/下一個/明朗的/風景”的詩句,另一組則寫下“我們和/河流/奔跑,陽光/跑進/熱愛里”。
這堂特別的詩歌創作課讓孩子們展現出驚人的想象力。當地教師注意到,平時不太活躍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到創作中。實踐團成員表示,這些作品充分體現了孩子們獨特的觀察力和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這堂課,孩子們不僅體驗了詩歌創作的樂趣,更學會了用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華南師范大學言途實踐團通過創新性的拼貼詩課程,為鄉鎮孩子們開啟了一扇通往文學創作的大門,讓他們發現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只需要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