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增強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覺與自信,8月25日下午,天津商業大學“津”彩拾光尋訪實踐團成員前往著名的楊柳青剪紙發源地暨展覽館,開展了一次以探尋楊柳青非遺為主題的文化參觀學習活動。
夏末午后,陽光和煦。志愿者們懷著對傳統藝術的濃厚興趣走進了充滿古韻的楊柳青剪紙展覽館。館內陳列著一幅幅構圖飽滿、寓意吉祥的剪紙精品,從門神護宅到年年有余,從雙美人圖到戲曲故事,生動再現了民間生活的豐富圖景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圖為剪紙工作室展出的剪紙作品 呂孟鴻 攝
本次活動的核心環節是近距離接觸并了解楊柳青剪紙的制作工藝與傳承歷程。成員們有幸聆聽楊柳青剪紙第四代傳承人郝桂芬老師的現場解說,體悟每一道工序背后所蘊含的極致匠心。郝老師耐心地向同學們講解了楊柳青剪紙的歷史淵源與刻紙技法,還鼓勵年輕人多參與體驗非遺制作活動,也許能從中尋找到獨屬于自己的職業路徑和人生價值,也能更好地參與到非遺保護工作中來。
圖為成員陳小曼采訪非遺傳承者郝桂芬 呂孟鴻 攝
在互動體驗環節,成員們更是熱情高漲,在郝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嘗試了簡單的剪紙制作過程??此坪唵蔚膭幼鳎瑢嶋H操作起來卻需要高度的耐心和技巧,這讓成員們對傳承人日復一日的堅守與付出有了更切身的體會,對“工匠精神”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前只是在課本或電視上見過楊柳青剪紙,今天能親眼看到、親手體驗到,感覺完全不一樣。每一幅畫背后都有故事,有手藝人的溫度和智慧,這太令人震撼了。”實踐團成員激動地分享道。
圖為成員們在楊柳青古鎮合照 古鎮工作人員 攝
組織這次活動,旨在讓同學們走出校園,近距離接觸和感受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魅力。這不僅是一次文化熏陶,更是一堂生動的社會實踐課。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同學加入到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行列中來,用青年的視角和方式,讓古老的非遺煥發新的生機。
編輯:戚婧語
攝影:呂孟鴻 古鎮工作人員
通訊員:陳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