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與青少年全面發展,西北工業大學“聲潤三秦,工興鄉韻”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的青年志愿者們奔赴鄉土深處,以公益課堂與普通話推廣實踐為雙翼,在山野間織就成長與溝通的美好經緯,讓知識的清泉與語言的暖風,浸潤鄉村的每一寸肌理。
一、公益課堂:趣味課堂里的成長歡歌
暑假的鄉村校園,因公益課堂的到來,成了盛滿歡笑與知識的樂園。西北工業大學“聲潤三秦,工興鄉韻”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聯合安康市嵐皋縣,為這里的青少年打造“玩中學、學中樂”的知識盛宴,圍繞“科學記憶”“專注力訓練”“故事創編”三大主題,讓學習的種子在趣味土壤里蓬勃生長。
科學記憶的妙招,正溫柔破解孩子們“記不住”的難題。志愿者以“好記憶有方法”為引,用鮮活案例傳遞高效記憶法:諧音記憶讓抽象知識“活”成順口溜,將“八國聯軍”提煉為“俄德法美日奧意英”,再巧化為“餓的話每日熬一鷹”,;聯想記憶教會孩子串聯零散碎片,面對“陽光、奶茶、立即、猴子、開心、電車”這些看似無關的詞語,孩子們肆意發揮想象,編織出“猴子出門見陽光明媚,立即開心騎上電車去喝奶茶”的鮮活場景,在畫面感十足的故事里,不僅牢記詞語,更掌握了主動聯想的思維密鑰;圖像記憶為古詩文背誦辟出全新路徑,講解《尋隱者不遇》時,志愿者提取“松下、采藥、此山、云深”關鍵詞,引導孩子畫出“松樹下童子翹首、背藥簍隱者穿行、云霧漫過深山”的圖景,四年級李萌捧著自己的畫,成就感快要溢出來:“看著畫,像跟著詩人一步步找隱者,詩的意思和句子再也忘不掉!”為讓方法從課堂走向實踐,“記憶力閃卡”游戲點燃現場,孩子們分組比拼記憶成語卡位置,緊張熱烈的氛圍里,成語知識被鞏固,快速記憶能力也悄然提升。
專注力訓練則是“超級武器”的鍛造場。“專注力是學習的翅膀,得每天練習呀。”志愿者笑著開啟“玩出來的專注力”課堂,“我說你拍”“舒爾特方格”游戲從反應力、聽力、視覺專注力等維度,幫孩子們把“專注”的種子悄悄埋下。更有創意環節——自主編寫“舒爾特方格”,孩子們奇思泉涌,把數字換成拼音、卡通圖案,引發的連鎖創意。在趣味挑戰中,專注力如藤蔓般悄然生長。
二、推普實踐:用語言之橋連起代際與遠方
八月的嵐皋縣,山風裹著熱忱翻過山脊,西北工業大學“聲潤三秦,工興鄉韻”推普實踐團在曹靜、曹頤戩兩位導師帶領下,深入鄉村開展普通話入戶調研,為推廣普通話、架起鄉村與外界的溝通橋梁,積攢著寶貴的第一手溫度。
推開農家院門,隊員們用帶著鄉音溫度的普通話主動招呼:“鄉親們,來聊聊大家說普通話的事兒,還有好玩兒的活動等您嘞!”村民們笑著迎上來,搬凳遞水的忙碌里,藏著對語言溝通的好奇與灼灼期待。圍坐交談時,實踐團漸漸摸清了普通話使用的“眾生相”:常年在外務工的年輕人,普通話是城市車間、寫字樓里闖蕩的“通行證”,卻因“著急時對方聽不懂,既耽誤事又尷尬”而盼著能流利表達;守著祖輩方言的老人,望著嬉鬧的孫輩輕聲嘆:“娃們的話像聽天書,想嘮兩句插不上嘴,心里空落落的,像被風刮過的空地。”
為更細致勾勒鄉村語言生態,實踐團備好詳盡問卷,從“一天里說幾回普通話”到“想學卻邁不開步的難處”,把日常點滴細細織進紙頁。村民們接過筆,坦誠寫下心愿:有人在“學習意愿”欄重重畫勾,旁邊批注“想跟城里客戶說上話”;有人在“困難”欄寫下“沒人教,怕說錯丟人”,字里行間,都是對更好溝通的向往。收卷時,紙頁已被汗水浸得微潮,實踐團捧著的,不僅是問卷,更是村民們盼用普通話敲開新生活、盼與下一代多說幾句話的熱望,每一筆都像跳動的火苗,訴說著對順暢交流的憧憬。
調研間隙,“普通話推廣角”活動點燃了曬谷場的熱情。隊員們用接地氣的鄉音普通話大聲邀約:“下午四點村委會辦活動!大爺大媽、娃娃學生、村干部都來湊個熱鬧!積極參與還能領獎品嘞!”曬谷場瞬間熱鬧如煮沸的泉水:有人轉身回家喊老伴換件干凈衣裳,有人拉著隊員追問具體流程,爺爺奶奶們更是連忙往家走,要叫上在村里過暑假的孫輩:“讓娃跟著大學生好好學學,這普通話該咋說!”
此次調研,不僅讓實踐團真切觸摸到鄉村對普通話的迫切需求,更積攢了推廣的鮮活素材。未來,他們將以此次調研為起點,用更多元、更貼鄉土的方式推廣普通話,讓語言成為鄉村與外界、代際之間順暢溝通的橋梁,助力鄉村在交流的暖流中邁向更明媚的明天。
三、志愿同行:讓鄉土盛綻成長之花
無論是公益課堂里青少年在趣味課堂中收獲的知識與歡笑,還是推普實踐中鄉村男女老少對語言溝通的熱望與嘗試,都映照著西北工業大學青年志愿者們的初心——以行動回應需求,以熱愛點亮鄉土。公益課堂為鄉村青少年打開看世界的新窗,推普實踐為鄉村架起聯通遠方的長橋,二者交織,讓鄉村的成長之路更明亮、更通暢,也讓志愿的星火,在鄉土間越燃越旺,照亮更多人奔赴美好未來的征程。
文|井祥睿
圖|曲軍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