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這個驕陽似火的夏日,鹽城工學院伯藜學社暑期支教團如同一束溫暖而明亮的光,奔赴安徽省阜陽市王店鎮中心小學,開啟了一場為期兩周的支教之旅,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探尋青年的使命與擔當,書寫屬于他們的青春華章。
盛夏啟程,筑夢開篇
七月,驕陽似火,暑氣蒸騰。鹽城工學院伯藜學社支教團的青年學子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忱和對鄉村孩子的深切關愛,再次走進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王店鎮中心小學。從初來乍到的破冰相識,到離別時的不舍惜別,他們用知識的甘露澆灌孩子們的夢想,用溫暖的陪伴呵護孩子們的童心,為寧靜的鄉村校園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讓這里煥發出別樣的生機與光彩。
開營儀式上,精心設計的破冰游戲宛如靈動的紐帶,迅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我介紹環節自然流暢地展開,師生們彼此熟悉、相互了解,正式拉開了這場充滿未知與期待的筑夢之旅的帷幕。初次見面的溫馨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搭建起了一座溫暖而堅固的情感橋梁,讓師生們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攜手共進、共同成長。
多元課程,點亮童夢
支教團圍繞“素養提升 + 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精心設計了涵蓋科學、心理、體育、音樂等多領域的9門課程,猶如一個豐富多彩的“萬花筒”,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探索世界的窗戶,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
在非遺衍紙課上,孩子們的小手如同靈動的精靈,輕輕捏著彩色紙條,在卷、折、粘之間,平凡的紙條仿佛被賦予了生命,變成了展翅欲飛的蝴蝶、絢麗綻放的花朵。“老師,您看我的‘國旗’!”一名學生興奮地舉著自己的作品歡呼雀躍,指尖的專注與眼中的驕傲,宛如一顆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傳統文化浸潤心靈的道路,成為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生動寫照。手工課上,以“百花怒放”為主題的創作活動讓教室瞬間變成了創意工坊。彩紙在孩子們的巧手下幻化成形態各異的鮮花,每一件作品都跳動著童真的想象力,仿佛在訴說著孩子們內心深處對美好世界的向往與憧憬。
紅色教育課堂上,《祖國不會忘記》的激昂旋律響徹校園。孩子們跟著老師逐句學唱,稚嫩的歌聲中飽含著對祖國的深深熱愛和崇高敬意,家國情懷如同一顆種子,在他們的心中悄然扎根、發芽。歷史課上,老師采用“故事 + 問答”的生動形式講述抗戰歷史,當講到先烈們的英勇事跡時,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崇敬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明亮的燈塔,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讓愛國教育有了直抵心靈的力量,激勵著他們銘記歷史、珍惜現在、奮發圖強。
趣味教學板塊中,科學課和地理課成為了孩子們的最愛。科學課上的“牛頓流體”制作實驗,讓孩子們親眼見證了看似堅硬實則柔軟的流體的神奇特性,當看到堅硬的流體在手中發生變化時,他們不禁發出陣陣驚嘆,眼中充滿了對科學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欲望。地理課上的“二十四節氣創意畫”,則讓孩子們用彩筆描繪出“春分燕歸”“冬至雪飄”等美麗的自然景象,在色彩的世界里讀懂了自然的節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此外,安全教育課上通過動畫短片學習防欺凌、防詐騙知識,心靈成長課上在互動游戲中學會情緒管理,這些課程如同溫暖的陽光,照亮了孩子們成長的道路,讓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多了一份從容與底氣。
戶外拓展,強健體魄
除了豐富多彩的室內課程,支教團還精心開設了戶外課程板塊,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釋放活力、強健體魄的平臺。強健的體魄是學生追求卓越學業的基石,在田徑教學中,老師們巧妙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短跑、長跑、跳遠等項目的技巧。此外,還組織孩子們在操場進行趣味游戲,如接力比賽、拔河比賽等,讓他們在歡聲笑語中揮灑汗水,盡情享受運動的快樂。這些戶外活動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體質,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幫助他們放松身心、釋放壓力,實現勞逸結合,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家訪關懷,溫暖人心
支教團還積極開展暑期家訪活動,將關愛與鼓勵送到每一個學生家中。在帶隊老師的帶領下,隊員們利用課余時間走訪學生家庭,與家長們圍坐在一起,親切地聊著孩子的進步和成長,認真傾聽鄉村教育的故事和家長們的心聲。在堂屋里,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每一個角落,一句句貼心的話語、一個個鼓勵的眼神,如同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家長和孩子們的心。“謝謝老師常夸俺家娃,他現在寫作業可積極了!”一位家長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支教帶來的細微變化,也讓支教團的隊員們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離別不舍,未來可期
兩周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結營儀式上,當“優秀學員”“創意小達人”等獎狀送到孩子們手中時,教室里頓時響起了雀躍的歡呼聲,那聲音仿佛要掀翻屋頂,充滿了喜悅和自豪。支教老師分享感悟時幾度被淚水打斷,他們深情地說:“你們追著問‘老師明天還來嗎’的樣子,會永遠刻在我心里。”紀念視頻里,課堂上的專注神情、游戲時的歡聲笑語、作品完成后的驕傲笑容一一閃現,不少孩子紅了眼眶,悄悄拉著老師的衣角說:“明年一定要再來呀。”那一刻,離別的擁抱里充滿了不舍,但更多的是力量,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念。
青春擔當,共筑夢想
鹽城工學院伯藜學社的學子們用青春的腳步證明,短暫的支教或許不能改變一切,但他們播下的知識種子、傳遞的溫暖善意,終將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開出向往的花朵,結出希望的果實。這次支教就像一粒石子,在支教隊員的心里漾開層層漣漪,那些清晨的瑯瑯書聲、鄉間小路上追逐的身影,都成了刻在記憶里的珍貴印記。他們知道,離開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牽掛的開始。他們將持續關注鄉村教育的點滴變化,把這份牽掛化作實際行動,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添磚加瓦,為鄉村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明天的中國,青春的力量正在田野間涌動,如同一股股清泉,滋潤著廣袤的鄉村大地。像鹽城工學院伯藜學社支教團這樣的青年,正帶著支教時收獲的感動與力量,在各自的崗位上踐行著使命與擔當。他們生逢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而光榮。征途或許漫長而艱辛,但他們堅信,腳下的每一步都算數,每一次努力都將匯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
面向未來,這些年輕的教育者們定會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里,帶著那份在支教中沉淀的熱忱,以更昂揚的姿態扎根大地,用知識的甘霖滋養更多幼苗,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當無數這樣的星火匯聚在一起,定能照亮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讓希望的光芒在每一寸土地上閃耀,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溫暖的陽光下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