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西南石油大學“氣蘊和聲”暑期社會實踐隊走出課堂,奔赴我國油氣工業的重要實踐陣地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走出課堂,在真實工況中近距離感受行業從創業歷程到現代化生產的緊密銜接,直觀體會專業知識與國家能源戰略之間的內在聯系。

實踐隊員在現場進行分享與互動討論
本次實踐以“面向真實場景、回應實際需求、提升綜合能力”為目標,采取現場觀摩、交流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對地質認識、目標部署、鉆完井銜接、運行管理等環節的整體理解。團隊把“看得見的現場”轉化為“拿得出的結論”,推動課堂知識與產業實踐形成良性回路。
通過與一線工程師和科研人員的多輪對話與集中討論,同學們對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形成了更為立體的認識,也明確了自身在工具運用、方法改進與跨學科協作方面的努力方向。頁巖氣以其清潔、高效的特性,是應對氣候變化、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的重要選項,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升能源自給能力,對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此共識下,實踐隊將“聚焦頁巖氣勘探開發中的瓶頸現象、探索技術優化與革新路徑”的主線貫穿始終;通過交流,較為精準地把握了當前頁巖氣開發的技術痛點與趨勢走向,促進了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這次實踐讓我們把書本里的概念與現場的真實需求對上了號。”實踐隊隊長卿太雄表示,“從觀摩到交流,再到整理思路,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可以改進的方向,也更明確了未來學習與研究的著力點。”

實踐隊與現場工程師討論后合影留念
實踐活動結束后,團隊面向校內外開展了頁巖氣基礎知識與政策要點的微宣講,用通俗語言回應“什么是頁巖氣、頁巖氣為什么重要、如何更安全高效地開發頁巖氣”等問題。隊員們一致認為,把復雜問題講清楚、把真實現場講具體,本身就是一次專業能力與社會溝通能力的雙重鍛煉。
隊員們表示,這是一段把理論帶到現場、把收獲帶回課堂的成長歷程,既能看見行業的堅實底座,也厘清了技術提升的著力方向。隊員們將繼續努力,用更扎實的實踐為專業學習與服務國家能源戰略貢獻青春力量。把理論帶到現場、把問題帶回課堂、把方案落在一線,正是青年學子投身強國建設、以學報國的最好注腳。
供稿人: 汪若蘭、卿太雄 供圖人: 謝鎮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