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雅安市蘆山縣寶盛鄉鳳頭村金雞峽隧道旁,一群年輕的身影正揮汗如雨。來自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新媒體學院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隊員們,正用手中的畫筆和滿腔熱情,為原本略顯單調的隧道墻體披上絢爛的藝術新裝,將青春創意融入鄉村建設的脈搏。
青春力量,繪就鄉村新顏
本次隧道高空墻繪活動,是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新媒體學院“三下鄉”實踐團隊和蘆山市團委、寶盛鄉人民政府精心策劃的項目。主題聚焦“青春數智繪姜城,品牌筑夢興農路”,巧妙融合當地自然風貌、民俗風情與品牌特色。隊員們發揮美術設計專業特長,克服高空作業挑戰、烈日酷暑等困難,在面積約80平方米的隧道墻面上,精心繪制了一幅主題鮮明、色彩亮麗的大型壁畫。藍天白云、特色茶山、淳樸鄉風……躍然于墻體之上,昔日灰暗的隧道瞬間被點亮,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汗水澆筑,藝術賦能振興
創作過程充滿挑戰。團隊成員們白天頂著烈日高空作畫,晚上挑燈夜戰優化方案。為確保安全和質量,他們嚴格做好安全防護,反復推敲每一處細節。“雖然很累,但看到自己的專業所學能為鄉村增添色彩,讓路過的村民和游客眼前一亮,甚至駐足拍照,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一位隊員一邊仔細勾勒著圖案輪廓,一邊自豪地說。他們的執著與付出,不僅美化了鄉村公共空間,更將藝術的種子播撒在鄉間,為提升鄉村文化品位、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注入了鮮活動能。
成果初綻,贏得廣泛贊譽
嶄新的隧道墻繪一亮相,便吸引了眾多過往村民和游客的目光,成為當地新晉的“網紅打卡點”。“以前這隧道光禿禿的,現在畫得這么漂亮,開車路過心情都變好了!”一位當地村民由衷贊嘆。此次活動也獲得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肯定,認為這是高校學子發揮才智、服務基層、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與創新活力。
這支大學生“三下鄉”團隊用畫筆丈量土地,用色彩裝點鄉村,將課堂所學轉化為服務社會的生動實踐。他們在隧道墻面上繪就的,不僅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更是青春投身鄉村振興的鏗鏘誓言。這道由青春汗水澆筑的“藝術長廊”,正成為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生動詮釋著藝術賦能鄉村發展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