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資助政策是國家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石,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無數寒門學子的求學之路,既彰顯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深切關懷,也為社會公平與民族復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
7 月 14 日,山東管理學院勞動關系學院 “微光筑夢” 國家資助政策宣講與鄉村宣傳實踐隊懷揣著助力教育公平的初心,奔赴山東省樂陵市,開啟了一場特殊的 “三下鄉” 實踐之旅。隊員們深知,資助政策雖好,但部分家庭對政策的知曉度不高、政策落實的精準性仍有提升空間。為此,他們以 “精準傳遞、貼心服務” 為目標,通過政策宣講、問卷調研、家訪慰問等多種形式,讓資助政策真正走進需要幫助的家庭。
一、政策 “直通車”:把條款講透,讓實惠落地
為了讓晦澀的政策條文變得通俗易懂,實踐隊隊員化身 “政策講解員”,帶著精心整理的宣傳手冊走進社區、深入鄉村。在街頭巷尾的宣講點,隊員們用直白的語言解讀資助種類、申請流程、發放標準等關鍵信息,針對群眾提出的 “哪些學生可以申請”“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等問題一一耐心解答,讓每一個有需要的家庭都能清晰了解政策紅利。
二、問卷 “大調研”:雙線聽民意,精準察需求
為全面掌握資助政策的落地情況,實踐隊創新采用 “線上 + 線下” 雙線調研模式。線上依托問卷星平臺發布電子問卷,線下走進村莊發放紙質問卷,內容涵蓋政策知曉程度、信息獲取渠道、現存問題及改進建議等多個維度。一張張問卷如同一個個 “信息窗口”,不僅讓隊員們摸清了群眾對政策的認知盲區,更收集到 “希望加強學校宣傳”“簡化申請流程” 等一批接地氣的建議,為后續政策宣傳的優化提供了扎實依據。
三、家訪 “暖心行”:踏遍街巷里,情暖學子心
家訪是此次實踐中最溫暖的環節。隊員們帶著政策資料,頂著烈日走進一個個學生家庭。在簡陋的農家小院里,他們與學生和家長促膝長談,詳細詢問家庭收入、學業情況,手把手指導填寫申請表格,并用身邊受助學子的勵志故事鼓勵孩子們堅定求學信念。一位家長握著隊員的手說:“以前總怕沒錢供孩子上大學,現在知道有這么多好政策,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
此次實踐活動,對隊員們而言既是一次政策傳遞之旅,更是一場深刻的成長歷練。在街頭宣講時被群眾信任的眼神注視,在家訪中被質樸的感謝溫暖,隊員們真切感受到 “微光雖小,匯聚成河便能照亮前路” 的意義。未來,“微光筑夢” 實踐隊將繼續帶著這份責任與感動,把資助政策的種子播撒到更多角落,用青春力量為教育公平之路添磚加瓦,讓每一束夢想的微光都能匯聚成璀璨星河。
(山東管理學院勞動關系學院 “微光筑夢” 大學生國家資助政策宣講與鄉村宣傳實踐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