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到重大國家戰略。為切實了解國家戰略實施前后灘區居民生活變遷的趨勢和影響因素。2025年7月19日鄭州大學暑期主題實踐團隊赴黃河流域原陽縣柳月灣社區、老孟莊社區開展實踐活動,并圍繞黃河國家戰略實施前后灘區居民生活變遷展開深度調研。
一、振興路上的新生密碼:柳月灣的“灘區答卷”
上午,實踐團在柳月灣新建的社區服務中心見到了社區的負責人,其詳細介紹了柳月灣社區搬遷歷史及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從“水患”變“水利”、從“憂灘”到“暖灘”,從負責人的口中實踐團看到了一個充滿著勃勃生機的新社區。
“都說拆遷是轉型的關鍵,可拆房容易拆心難。”在講述到重建時的種種艱難險阻時,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灘區轉型過程的艱難,看著大廳中那幾張灘區干部們的走訪照片,似乎看到了一群為鄉村振興而不斷奔走的干部群眾。正是在無數心中為民的干部的奮斗之下,國家戰略才得以在灘區生根發芽。
圖為實踐團與柳月灣社區主要負責人及居民進行現場座談。牧新杰 供圖
作為灘區發展轉型的核心動力載體,實踐團前赴河南凌云制冷設備有限公司開展調研,實地走訪企業生產線與設備車間。調研中發現,企業生產線自動化流水線運行高效。實踐團通過現場觀察記錄與互動交流,深入掌握該企業以技術革新賦能灘區產業升級的具體實踐,并給企業提供了綠色環保建議。
“政策的好壞,百姓知道”,為了解重建后灘區百姓的真實想法,實踐團深入了社區居民家中進行訪問,住在新小區一戶居民說:“搬遷之前,那時路也不好也買不起車,道還難走。這搬遷后啊不僅開上車了道路也好了,就是停車位和一些健身器材太少了。”在隨后的走訪中實踐團也發現部分基礎設施數量不足,缺少就業崗位與新興企業。同時交通運輸業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完善。
圖為實踐團深入社區居民家中開展入戶訪談。田浩男 供圖
二、問卷傾聽的民生刻度:老孟莊的“發展智慧”
下午,實踐團到達老孟莊社區開展實地調研。在老孟莊社區服務中心通過負責人的詳細介紹深入了解灘區群眾的生活現狀與發展需求。
圖為實踐團與社區主要負責人座談。楊賽雯 供圖
昔日的老孟莊村,坐落于韓董莊鎮東北部、黃河大堤南側,608戶2128名村民曾長期生活在這片地勢低洼的土地上。“常年受洪澇災害侵襲,村民生產生活一直受影響。”社區負責人道出了村莊曾經的困境。這場改變命運的“戰役”雖無硝煙,卻徹底重塑了老孟莊的面貌。
走進新社區,筆直的街道與整齊的樓房映入眼簾,新舊對比間,實踐團深切感受到國家為民謀福祉的決心,以及無數干部扎根一線的奮斗印記。為摸清社區真實情況與現存問題,實踐團在老孟莊菜市場開展線下問卷調研,同時聯合社區工作人員推進線上問卷分發,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聯動,全面掌握了社區發展的一手信息。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老孟莊社區發放紙質問卷。張春明 供圖
對獲得資料信息進行整理分類,實踐團發現柳月灣存在就業機會不足、文化資源開發有限、基礎設施數量略少問題。老孟莊存在公共設施維護不足、社區服務精細化不足問題。
通過問卷和訪談記錄,可以明顯看出國家戰略實施前后灘區居民生活逐漸變好,生活幸福指數逐年上升。醫療設施、學校等關鍵場所發展趨于完善。有效解決灘區居民看病難上學遠的問題。對于影響因素,實踐團通過采取數學建模、以及圖線擬合多種方式利用數據進行了初步分析。居住條件、社區及周邊生態環境、就業結構、政策支持、文化認同對于居民生活變遷與居民生活滿意度有著較大影響
為協助柳月灣和老孟莊社區發展,實踐團通過分析社區周邊優勢提出建議:引入更多新型企業更多與高校建立合作、利用周邊資源發展旅游業讓旅游業帶動交通運輸業與經濟發展、在社區發展同時要注重環境治理要堅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作者:楊賽文 王夢達 程亞倫 張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