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拓寬鄉村學生成長視野,8月20日至26日,安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鄉村教育筑力”翻譯碩士研究生實踐團隊奔赴山西,開展“教澤鄉野·筑夢青春”鄉村教育幫扶活動,以多元教學形式為鄉村學子點亮知識燈塔。
戶外課堂:讓書聲浸潤鄉野在鄉村校園的綠蔭下,實踐團隊創新設計“戶外沉浸式學習”環節,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們兩兩結對,在教室外進行課文朗讀練習。實踐隊員從發音規范、情感表達等維度指導,讓口語訓練突破教室局限,在自然氛圍中提升朗誦感染力。
?

實踐團隊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劉益政 供圖)
實踐團隊采用“情景記憶+同伴監督”方式,讓學生們有序排隊背誦課文,借此模式,讓學生高效學習的同時,促進學生將課本知識轉化為自身內在素養,進一步鞏固其所學知識,學生“學習場域”拓展的同時也體驗到了不一樣的學習方式。陽光灑落間,瑯瑯書聲成為鄉村校園最為生動的一幕。
實踐團隊檢測學生課文背誦(湯麗雯 供圖)
班會啟夢:推開大學之門 “大學的課程多嗎?”“怎么才能考上好大學?”
在班會課堂上,實踐隊員以“我的大學時光”為主題,結合安徽理工大學的校園生活、專業學習故事,為學生們介紹大學里的學習與生活。從實驗室里的科研探索,到社團活動的青春活力,再到“厚積薄發 滴水穿石”的成長理念,隊員們用真實經歷激發學生對未來的向往,讓“大學夢”不再遙遠。
實踐團隊向學生介紹大學時光(張瑩 供圖)
文字傳情:見證教育溫度 活動尾聲,學生們圍繞“我心中的白老師”寫下短文。稚嫩筆觸里,既有“老師講課像大姐姐一樣親切”的溫暖認可,也有“希望以后還能聽你講大學”的不舍期待。這些手寫文字,不僅是對實踐隊員的肯定,更成為“教育雙向奔赴”的生動見證——隊員們在付出中收獲成長,學生們在聆聽中萌發動力。
實踐團隊收到的學生手寫小作文(李亞迪 供圖)
實踐團隊以“教學創新+視野拓展+情感聯結”為路徑,既為鄉村學生補充知識養分,也讓隊員們深刻理解鄉村教育的突破點與潛力。
撰稿:白皓 武雨晴 丁大琴
核稿:程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