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熱浪滾滾,但比天氣更熾熱的,是“材智紅創先鋒隊”三下鄉社會實踐團成員們服務鄉村的熱情。在百色市田東縣林逢鎮橋禮村,一場以“材智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讓這個充滿生機的壯鄉小村,綻放出別樣的青春光彩。
在村口的芒果地里,四名團隊成員整齊列隊,高舉著印有“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的鮮紅旗幟,與身后的芒果樹構成了一幅充滿希望的田野畫卷。他們身著白色運動外套,頭戴紅色志愿帽,朝氣蓬勃的面龐上寫滿了對鄉村實踐的期待。這片芒果地,正是他們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起點。
圖中展示的是團隊成員抵達芒果地時的合影
抵達橋禮村的第一天,實踐團便馬不停蹄地投身于緊張而充實的活動中。在村委辦公室,一場主題為“紅音潤心田,聚力促振興”的紅音講堂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成員們精心準備的紅色主題傳單,如同知識的火種,傳遞到村干部。講堂結束時,村委辦公室的燈光在暮色中顯得格外明亮,它映照著村民們眼中被重新喚醒的信念之火。紅音講堂,不僅傳遞了理念,更如春雨般浸潤了橋禮村鄉親們的心田,喚醒了他們深埋于心的振興自覺與行動意愿。
實踐團的足跡還深入到橋禮村的芒果產業一線。在田間地頭,團隊成員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毫無隔閡地交流著芒果種植的方方面面。從芒果品種的選擇,到種植過程中的土壤管理、病蟲害防治,再到收獲時節的采摘技巧,成員們虛心向經驗豐富的村民請教,積極提出問題,深入探討。這一刻,青春與鄉村在這里交匯,知識與經驗在這里碰撞,共同描繪出一幅生動的鄉村調研圖景。
圖中展示的是團隊成員共同向村民請教芒果種植方面的問題
村干部還親自為團隊成員教學芒果包裝技巧,從包裝材料的選擇到包裝方法及注意事項,都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講解。成員們圍成一圈,目不轉睛地盯著村干部手中的動作,隨后親自上手實踐,將一顆顆新鮮的芒果小心翼翼地放入包裝盒中,在感受勞動艱辛與樂趣的同時,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芒果從田間地頭走向市場的關鍵環節。
圖中展示的是村干部為團隊成員展示包裝芒果的技巧
實踐團的成員們還來到了村委會并參與了村務活動,與村干部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在村部前,四名團隊成員再次高舉實踐團旗幟合影留念。他們身后,是橋禮村村委會的牌子,是這個鄉村治理的核心所在。
圖中展示的是團隊成員在村委會前的合影
在村委會,村民們還為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橋禮村芒果產業的整體情況。成員們圍在電腦前,仔細查看村民們展示的一份份芒果銷售數據和市場調研報告。通過與村委會的溝通交流,實踐團對橋禮村芒果產業的發展脈絡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這場調研活動,不僅讓實踐團的成員們深入鄉村一線,用腳步丈量土地,用調研發現問題,更讓他們用知識和智慧為橋禮村芒果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智慧。
圖中展示的是團隊成員通過電腦了解村內芒果的規模、產量等數據信息
實踐活動接近尾聲時,在村委辦公室內,一名成員和村干部自豪地手持“四星級黨組織”的牌匾合影。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橋禮村黨建工作的肯定,也是對實踐團工作的鼓舞和激勵。
圖中展示的是團隊成員和村干部拿著榮譽牌匾的合影
此次“材智賦能·鄉村振興”橋禮村綜合服務實踐,是青年學子深入基層、服務鄉村的一次生動實踐,不僅加深了青年大學生與鄉村群眾之間的深厚情誼,更讓團隊成員們在與村民的交流互動中,聽到了最質樸的聲音,看到了最真實的鄉村生活,也感受到了鄉村發展的迫切需求和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村民們也在與大學生的交流中,拓寬了視野,增強了發展產業的信心和決心。實踐團的成員們用青春的腳步丈量土地,用調研發現問題,用知識和智慧為橋禮村芒果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青春的腳步不會停歇,實踐團的成員們將繼續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傾聽泥土的脈搏,用知識和熱情為橋禮村的振興畫卷添上屬于青年一代的濃墨重彩。當紅色信念的種子在思想深處生根發芽,當集體意識與奉獻精神成為行動自覺,橋禮人必將在共同信念的引領下,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攜手迎接充滿希望的未來。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青春的力量將繼續綻放,鄉村振興的壯麗篇章將不斷續寫,而實踐團隊成員們,也將帶著這片土地賦予的使命與擔當,繼續前行,在更廣闊的天地間書寫屬于他們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