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充實農村文化生活、推動優質資源下鄉的號召,并積極籌備“建行裕農通杯”第八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浙江萬里學院設計藝術與建筑學院“花開半夏”實踐團走進麗水市縉云縣溶江鄉大雅畈村,開啟實踐之旅。團隊立足藝術設計與數字科技的專業優勢,聚焦當地“金名片”——黃花菜特色農業,通過實地調研、創意構思等方式,積極探索校地合作賦能鄉村產業升級的創新路徑,并特別關注如何運用設計智慧挖掘黃花菜“忘憂文化”價值,助力打造z時代忘憂農產新范式。

NO.1 黃花菜基地實地考察
凌晨四點天邊晨曦微露,實踐隊員們已跟隨大雅畈村村民走進黃花菜種植基地。鏡頭聚焦下,村民們嫻熟的采摘動作、辛勤的汗水和收獲的微笑被拍攝記錄。這些珍貴的影像不僅是研究黃花菜種植的第一手資料,也是未來制作鄉村微電影紀錄片的素材,更是對村民辛勤勞作最樸實的致敬。

走進現代化黃花菜加工車間,高效運轉自動化流水線令隊員們驚嘆無比。從黃花菜花蕾篩選、蒸制到烘干,每個機械化環節都確保了產品高品質。“親眼看到科技如何提升傳統農業的效率和標準,讓我們對工業技術賦能傳統農業有了具象化的認識,同時也對現代設計智慧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了更直觀的思考。”實踐團團長倪加俊感慨道。

NO.2 走訪黃花菜博物館
在黃花菜博物館,隊員們系統學習了縉云黃花菜的千年歷史以及文化脈絡,尤其對其“忘憂草”的文化寓意產生濃厚興趣。文創展區以黃花菜為原料開發的系列產品,巧妙融合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更啟發了團隊的創意靈感。“這些產品讓我們看到了文化傳承的現代表達,也讓我們思考如何用“設計思維+數字媒介”的創新形式,深化忘憂主題并讓黃花菜的價值惠及更廣泛人群,”一位團隊成員表示。博物館講解員也鼓勵隊員們將“文化溯源”和“文創啟發”轉化為切實助農的設計方案。

NO.3 以設計賦能金針之鄉
扎實的實地調研為后續創意設計奠定了堅實基礎。基于對大雅畈村黃花菜產業現狀、文化底蘊及村民需求的深入理解,團隊計劃圍繞產業轉型升級與文化價值數字化,著手推進品牌視覺構建、包裝升級、創新數字產品構想、宣傳推廣等重點領域的打造。同時在調研期間,團隊利用休息時間進行初步方案的制定與設計,夜晚則燈火通明激蕩著創意的火花,最終形成了一套以“打造Z世代忘憂農產新范式”為核心賦能黃花菜產業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

NO.4 校地協作全新篇章
與此同時在2025年7月2日,浙江萬里學院設計藝術與建筑學院與縉云縣溶江鄉大雅畈村正式舉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該基地將成為雙方在品牌設計、文創開發、農旅融合、以及探索數字技術應用等領域開展長期深度合作的重要平臺,標志著校地攜手助力“金針之鄉”產業振興邁入新階段。儀式上團長倪加俊匯報了團隊兩年來堅持深耕大雅畈村的調研及設計成果,也展示了籌備“建行裕農通杯”第八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的初步方案,收獲人民政府、村委會干部及學院老師的一致肯定。

展望未來:設計青年大有可為
“花開半夏”從一朵小黃花到繁華的青春設計盛景,寓意著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播下創意的種子。未來“花開半夏”實踐團將持續深耕,將藝術設計與數字創意深度融入黃花菜特色產業的發展。通過落地品牌塑造、文創開發等積極探索“Z世代忘憂農產新范式”等創新項目構想。團隊期望能有效聯動大雅畈線上線下農產業,讓黃花菜“忘憂”價值煥發新生,助力這座傳統村落實現從單一農業產區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蝶變,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學子的設計智慧與無窮力量。

項目名稱:“萱草元種·智靈忘憂”——打造Z世代忘憂農產新范式
參賽學校:浙江萬里學院
參賽團隊:花開半夏
指導老師:劉玥
團隊隊長:倪加俊
團隊成員:張寧、趙陳敏、朱晨杰、李潔、郭濟豪、朱育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