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添“草”道阻且長,飲水通路辟出新機。首日在新大地禽畜有限公司飼料廠,負責人向團隊坦言中草藥應用的現實困境:“中草藥目前主要作為病癥出現時的治療手段,常態化添加進飼料仍面臨穩定性與成本控制等技術瓶頸。”這一難題在溫氏集團廣東養雞公司的調研中迎來轉機——溫氏專家和畜禽健康衛士實踐團成員共同研討出將中草藥有效成分提取后投入飲水系統的方法,繞過飼料加工限制,實現雞群日常保健。該方案無需改動飼料生產工藝,還能保障雞群高效吸收,為中草藥在養殖中的應用開拓了新路徑。
從溫氏發源地石頭村到現代養殖現場,科技賦能產業升級的軌跡清晰可見。在冼家豪書記帶領下,實踐團探訪溫北英故居及初創養殖場,目睹從簡易投喂設備到智能化管理的滄桑巨變。體驗到溫氏集團篳路藍縷的創業歷程,讓人直觀感受到從傳統養殖到現代化產業的跨越變遷。欖根村黃塘家庭農場負責人介紹,通過溫氏推行的“五統一”模式(統一供苗、供料、注疫苗、稱重、銷售),養戶職責聚焦日常巡檢與病雞挑揀,“我們只需專注雞群狀態,銷售和技術完全不用愁。”這種深度協作模式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時,還擴大了每棟雞舍的養殖規模。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咨詢養殖農戶特色雞養殖的心得。許向一 供圖
紅外‘探溫’細察雞群,因‘雞’施策護佑安康實踐團成員穿梭于雞舍間,手持紅外熱成像儀細致掃描雞群。“體溫是疫病預警的關鍵指標,”一位隊員解釋持續采集數據的意義。針對農場養殖的麻黃雞、貴妃雞及烏骨雞,團隊詳細記錄差異化方案:麻黃雞需厚墊料防寒,重點防控雞白痢與球蟲病;慢速生長的貴妃雞依賴定期疫苗接種;高價值烏骨雞則在“五統一”框架下實現精細管理。

圖為實踐團成員于欖根村黃塘個體戶養殖場中運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雞的體溫進行測量并記錄數據。盧芍錠 供圖
從飼料配方的革新探索到管理模式的深度優化,佛山大學學子在簕竹鎮養殖產業鏈條上留下了扎實足跡。當紅外熱成像儀的紅光掃過雞舍,科技興農的種子已在產學研融合的土壤中萌發——青春智慧正轉化為驅動傳統養殖業向綠色高效躍升的澎湃動能。
本次暑期“三下鄉”之旅,畜禽健康衛士實踐團來到了云浮新興簕竹,深入走訪了新興縣新大地禽畜有限公司飼料廠、溫氏集團廣東養雞公司和欖根村黃塘家庭農場。實踐團成員在此過程中收獲了豐富的養殖產業知識與實踐經驗,了解了中草藥在養殖業中的使用情況以及應用前景,為學術研究積累了素材,對鄉村養殖業發展模式有了深刻認知。未來,我們也將帶著這份收獲,在專業探索中持續奮進,以青春視角為鄉村產業發展觀察、思考,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