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砥礪品格、增長才干,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秦工薪火”實踐團今年暑假奔赴咸陽興平,開展以“探尋工業印記,傳承工匠薪火”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在企業車間、鄉村田間和工業遺跡中,感悟精神力量,錘煉專業技能,將青春熱情與服務社會緊密結合。
在電力歷史博物館里,一張張記錄三線建設時期的照片、一件件承載歲月痕跡的實物,讓同學們深切體會到老一輩電氣人西遷創業的豪情壯志。先輩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成為激勵青年學子堅守專業理想、厚植家國情懷的重要課堂。
走進陜西省中維御能科技公司,實踐團直觀感受到“質量即生命”的職業理念。工人們打磨電機部件的專注神態,詮釋了對“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交流環節中,企業技術骨干強調“每一道工序不僅關乎產品質量,更承載社會責任”,讓同學們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現實價值。
在鄉村調研環節,實踐團結合電氣專業優勢,走進冉莊村、潘村及南仁村,與村黨支部共學政策文件,訪談村干部和村民,了解鄉村產業發展與用電需求。隊員們義務為村民維修電器,排查安全隱患,并發放宣傳材料普及科學用電常識。實實在在的服務贏得村民認可,也讓同學們深切體會到“專業所學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
本次社會實踐實現了“精神傳承、技能錘煉、服務社會”的有機融合。同學們在工業遺跡中感受精神力量,在企業車間中提升實踐能力,在鄉村服務中履行青年使命。正如一名隊員所言:“從工業文明到田間地頭,我們明白了青年不僅要會讀書,更要會實干,把青春熱情化為服務社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