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燃動鄉村教育,青春賦能振興藍圖
為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的課堂中錘煉自我、增長本領、貢獻力量,努力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今年暑期,淮北師范大學薪火義務支教社的24名大學生志愿者滿懷熱忱,分別前往安徽宿州毛雷莊小學和廣東陽山魚水片小學,開展了為期15天的義務支教活動。這支充滿朝氣的隊伍,以青春力量延續“薪火”精神,不僅為兩地鄉村兒童帶來了知識與歡樂,更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教育振興注入鮮活動能。
多方聯動,校地共繪育人畫卷
為保障本次暑期支教活動有序、有效地開展,薪火義務支教社積極構建多方聯動機制,鋪就了協同育人的坦途。前期,社團組織骨干成員積極與校方溝通交流,制定了一套包含知識傳授、興趣培養、品格塑造的立體化教學計劃。支教點所在學校全力配合,高效完成教室布置、教學物資籌備等工作,為活動的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使志愿者們更好適應支教環境、提升教學能力,兩支隊伍于出發前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專業培訓,使志愿者們在實踐中學習,在交流中成長,力求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專業的技能和更加開放的心態投入到即將到來的支教活動中去。這種“高校人才輸出+地方資源保障”的模式,為支教活動的成功舉辦筑牢了根基,也為鄉村教育協同發展探索了有效路徑。
多元課堂,照亮鄉村兒童成長路
在安徽宿州毛雷莊小學和廣東陽山魚水片小學,為期15天的支教活動豐富多彩,支教團隊圍繞“拓寬視野、激發潛能”的目標,打造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色課程,精心策劃了一場成長賦能與潛能激發之旅。
興趣拓展,綻放活力:在毛雷莊小學,美工課上孩子們用雙手創造五彩世界,體育課上奔跑跳躍釋放活力,舞蹈課上跟著節奏舞動身姿,第二課堂矩陣讓校園充滿歡聲笑語。
美育浸潤,滋養心靈:在魚水片小學,“七彩美育”課程體系精準填補當地素質教育缺口,歌聲、畫筆、戲劇表演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在藝術的熏陶中感受美好。
家校聯動,助力成長:志愿者們開展家訪調研,圍繞“家校共聯助力成長”主題,深入了解鄉村家庭教育痛點,搭建起學校與家庭溝通的橋梁,推動“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體系在鄉村落地。
雙向成長,青春在奉獻中綻放
教育是一場心與心的交流,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孩子們的進步與笑容,是對志愿者們最好的回饋。在備課、授課、與孩子們的相處中,他們不僅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更深刻體會到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支教尾聲的成果匯演,成為孩子們展示成長的舞臺,合唱清亮、舞蹈靈動,掌聲與喝彩是對教學成果的肯定,更是鄉村教育振興的生動縮影。
二十一年風雨兼程,薪火義務支教社的足跡已遍布全國多地。從最初的默默耕耘,到如今累計開展支教活動3500余次、匯聚上萬名大學生志愿者、授課7萬余課時、服務近3萬名農家孩子的蓬勃態勢,這份堅持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投薪加火,為農村教育助燃;瀝膽披肝,幫農家孩子讀書。”這句堅定誓言,是薪火義務支教社最真實的寫照。展望未來,他們將繼續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讓“薪火”照亮更多鄉村角落,吸引更多青年投身鄉村教育振興,以教育為筆,共同描摹鄉村振興的壯闊藍圖,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擁有綻放夢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