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賦能鄉村文化振興,踐行高校服務社會使命,2024年7月1日至4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智慧康養學院“青春筑影·城管有愛”實踐團深入璧山區八塘鎮,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團專程拜訪了敢英村93歲高齡、擁有71年黨齡的老黨員、書法家楊家發。得知師生來訪,楊老提前精心創作。他激動地緊握老師的手,熱情引領大家參觀其遠近聞名的“農家書法屋”,并親手贈予“錄取”與“尊師重教”兩幅飽含深情的墨寶。他殷切寄語青年學子:“孩子們,一定要勤奮上進!只有學好了才有出路!”這份跨越世紀的質樸期許,深深觸動了在場每一位師生。

楊家發的“農家書法屋”不僅是個人創作天地,更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精神文化地標。這里既是新進干部聆聽老黨員講述“初心故事”、接受黨性教育的生動課堂,也是面向村民和書法愛好者免費開放、研習翰墨、涵育文明鄉風的傳統文化基地。作為全村黨齡最長的老黨員,楊老堅持每日讀書看報、筆耕不輟,讓傳統筆墨流淌時代新聲,他常懷感恩:“是黨帶我們過上好日子”,這份堅定信念持續激勵著年輕一代。

實踐團還走訪慰問了智燈村退伍老兵甘俊文。甘老1946年參軍,1950年隨部隊出國參加抗抗美援朝戰爭,英勇作戰,1952年在戰場上因小腿遭炮擊負傷,光榮退伍?;氐郊亦l后,他繼續奉獻,在璧山區八塘鎮智燈村擔任了六年村支書。同學們圍坐在老人身旁,聆聽他講述那段槍林彈雨的光榮歲月,深刻感悟革命先輩的奉獻精神與家國情懷。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為鄉村帶去了青春活力與關愛,更讓青年學子在躬身實踐中,從老黨員、老戰士身上汲取了寶貴的精神力量,上了一堂生動的國情社情與理想信念教育課,是高校服務社會與鄉村文化振興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