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2030”戰略規劃,深入基層了解鄉村居民健康狀況,助力心血管疾病防治與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蕙質“蘭”心三下鄉重點服務隊于2025年7月3日至8日,在保山市騰沖市騰越鎮下勐連村開展了為期五天的志愿服務活動。本次活動由護理學院教師崔念奇帶隊,服務隊成員共四人。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不良生活習慣的流行,以及在健康戰略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成為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關鍵環節。然而,農村地區仍面臨醫療資源匱乏、健康意識薄弱、慢性病管理缺位等嚴峻挑戰。以心血管疾病為例,農村居民因缺乏定期篩查和健康指導,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發病率與致殘率持續高于城市。
在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中,服務隊深入基層,通過健康宣教、問卷調研等形式為下勐連村居民提供了一些關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指導,同時通過問卷收集數據,為后續深入全面分析當地村民體力活動模式與心血管疾病關聯性積累了寶貴真實的一線資料。
(圖為服務隊隊員為老人測量血壓。方林豐 供圖)
活動期間,服務隊聚焦村民健康需求,于7月3日至5日清晨在下勐連社區村委會多媒體教室連續開展系列健康科普講座。講座內容緊扣村民實際生活,針對云南雨季野生菌食用高峰,通過毒菌標本對比圖與急救情景(如誤食毒菌后催吐、送醫流程),直觀演示中毒防控重點;在體力活動方面,隊員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村民們科學制定體重管理方案;日常飲食習慣方面,則重點宣講減鹽核心知識。
(圖為服務隊隊員進行體重管理健康科普講座。方林豐 供圖)
同時,服務隊深入村戶,扎實開展心血管健康專項服務。隊員們分組在當地開展健康咨詢,兩兩配合,輕挽起村民的衣袖,為他們測量血壓,并圍繞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因素,特別是體力活動習慣,進行了專業、細致的健康咨詢,同步完成了《體力活動與心血管風險問卷》,含勞動強度、久坐時間等10項指標。隊員們還為他們提供了一些預防心血管疾病措施。對于篩查中發現的血壓異常村民,隊員們重點給予科學具體、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健康指導,并向參與村民贈送了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村民們激動地說:“原來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心血管疾病這么重要,真是太感謝你們啦!”
針對每位老人的慢性病史,隊員們耐心叮囑,字句間飽含著關切:“爺爺、奶奶,平時要少吃咸菜,做飯少放鹽,飯后散散步,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關節操。”隊員們握著老人們的手,細心講解了減少久坐和低鹽飲食等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性。
(圖為服務隊隊員為村民們進行健康咨詢。方林豐 供圖)
隨著實踐的進一步深入,隊員們主動征求村民對實踐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匯總后與村委會進行協調溝通,并與當地醫院或衛生所等進行多方合作,以期提出涵蓋專業性、科學性、可行性的疾病干預措施,持續優化后續調研與服務方案,提升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本次活動共收集498份有效健康問卷,涵蓋16-90年齡段的真實調查數據。
(圖為服務隊在實踐結束后的合照)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青年學子踐行“健康中國”使命、投身鄉村振興的重要實踐。在五天的社會實踐里,“蕙質‘蘭’心”服務隊以專業丈量健康,以溫暖傳遞關懷,以行動書寫擔當。在下勐連村的多媒體教室中,他們用生動的語言點亮健康的燈塔;在村民家中,他們以細致測量守護村民健康;在問卷調研間,他們用真實數據搭建起知識與實踐的橋梁。
“蕙質‘蘭’心”,意蘊深長——既象征著護理學子如蘭草般高潔仁愛的專業初心,更意味著他們將“蘭心蕙質”的專業素養化作照亮鄉村健康之路的溫暖星光。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的隊員們正以此行為新起點,將在騰沖鄉村中汲取的感動與思考轉化為前行的力量。未來,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將引導帶領更多青年學子在不懈追求學術道路的同時,能以更扎實的專業素養深入基層一線,為提升基層民眾健康水平貢獻智慧和力量。(通訊員:昆明醫科大學 方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