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法潤畬鄉探新徑 情融調解譜華章——我院法韻畬聲隊暑期實踐圓滿完成 (通訊員:王哲,金薇薇)為深入了解少數民族地區對法律文本的認知現狀及基層法治實踐現狀,法韻畬聲隊以寧國市畬族鄉為主要調研地點,以“安徽民族村落畬族鄉法律語言公眾認知與創新性普法服務”為主題,于7月23日至24日開展實地調研活動。 
7月23日15時,法韻畬聲隊到達寧國市人民法院,圍繞云梯畬族鄉“畬法情司法為民實踐站”展開了解,并對畬族鄉法律建設研究室副主任黎駿進行采訪。采訪中,黎主任介紹了實踐站的工作機制是以法官為核心,邀請少數民族長者參與調解,維護當地和諧穩定。除此之外,當地人民法院還在千秋村設立網格點,形成獨具特色的糾紛化解團隊。臨走前,黎主任送給法韻畬聲隊一本《寧國年鑒》,幫助隊員們深入了解畬族鄉的建設發展歷程。 
  (圖片一:法韻畬聲隊與寧國市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黎駿) 
7月24日9時10分,法韻畬聲隊抵達畬族鄉黨群服務中心。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隊員們首先參觀了畬族鄉文化宣傳館,隨后到達“畬法情司法為民實踐站”準備訪談。 
11時,團隊成員對黨群服務中心高國忠主任進行了專題采訪,聚焦法律手段在當地矛盾沖突中的應用與當地普法宣傳。高主任介紹了當地探索出的法治、德治、自治融合新路:設立“法律明白人”進行糾紛調解;設立網格員隨時聯系村民,解決與游客的沖突;向寧國市人民法院尋求線上援助;村干部主動充當游客與村民之間的翻譯。 
談及普法工作,高主任坦言當前仍存短板:宣傳主要依靠入戶走訪、民俗文化活動及法院聯合推廣,短視頻一類的新媒體運用不足,缺乏系統長效的普法機制,旅游相關法律普及尤待加強。部分村民受短視頻平臺片面信息影響,易對政策產生誤解,需加強精準宣傳與引導。 
11時20分訪談結束。離開實踐站時,團隊成員注意到服務中心旁設有“老楊說事點”。高主任解釋道,此處由資深調解員老楊坐鎮,是村民日常咨詢法律問題、尋求調解幫助的重要場所。 
 (圖片二:法韻畬聲隊與云梯畬族鄉黨群服務中心主任高國忠) 
7月24日16時,法韻畬聲隊“云梯畬族鄉民族村落法律語言公眾認知與創新性普法服務”基層服務踐行團調研活動圓滿結束。 
責任編輯:吳曼青
弓琪瑄